参与义卖—我失信了
初春的一天,在市电视台网站上看到一条消息:X
X县的苹果库存量很大,销路不畅,天气渐暖,容易变坏。为了帮助果农解决苹果积压问题,定于3月X日上午在市广播电视台院内举办义卖活动,现场出售的苹果每斤一元钱,每袋20斤。希望广大市民伸出援助的手,积极前往采购,献出一份爱心。我感到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是直接帮助果农解决问题深得民心的好事。当即在那条消息的后面写出了自己的态度:“无论如何也要去买苹果,果农辛苦,略表支持。”
到了预告的那一天,刚吃完早饭,我和老陈(老伴)便顶着寒风前往义卖地点。路上还盘算着买多了如何把苹果运回家。我说:“买两袋,打个出租车可以直接送到家门口。”老陈说:“买一袋,用路边的公共自行车就可以驮回家。”说着说着她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她的一个朋友昨天说好也要到义卖活动现场买苹果的,听说我们已经走在路上,就让我们先看看情况,再向她介绍一下。
我们走进电视台院子的大门一看,果然有一群人拥挤在一辆带货箱的汽车旁边,有人从车箱里把一筐一筐的苹果往下搬。可是电视台那么大的院子里只有一辆汽车装着一袋袋苹果,车上还挂着一个很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某某饭店义购10000斤”,很有点帮助某某饭店做广告的味道啊。那一辆车子旁边很多人拥在两张并排的桌子前,几个穿着印有“某某救援队”制服的人打着旗子拿着话筒,高高地举起手招呼大家按秩序排好队。人很多声音嘈杂服从指挥的人不多,大家乱挤乱嚷着。有人就对那个拿着话筒的救援队员说:“你用话筒大声喊话,大家就能听到了。”拿着话筒的救援队员说:“话筒坏了,不能用。”拥挤的人群全无章法,根本无法展开买卖操作,一个领导模样的中年人把几个大个子救援队员安排在最前面排成一排挡住拥挤的人群,并使劲用手势告诉大家“排好队,按次序购买。”通过努力,总算把拥挤的人群排成五路纵队。一个救援队员还在对着人群说些什么,实在听不清楚,人群周围还有几个人拿着录像设备或手机对着人群和风中飘扬的旗帜拍摄起来。
老陈在排队等着,我就在院子里随便走走,看看到底有多少苹果能在现场出售。我围绕院内转了一圈,除了那一辆挂着“某某饭店义购10000斤”的牌子的汽车装着苹果,最多也就是10000斤。院墙东侧有一排崭新的等待出售的汽车,车身上也放置着花里胡哨的广告牌,还有几辆电视台工作人员或来电视台办事的人开来的车辆之外,再没有别的装苹果的汽车。看着现场那些焦急的面孔,我感觉他们缺少的是参加义卖做贡献的从容,倒像是来买便宜货的,而周围专注着拍摄的人又好像在借“义卖”活动宣传着什么。顿时,我的心情大受影响,有点被愚弄的感觉。
于是我从队伍里把老陈拉出来,对她说:“这里人太多咱别挤了,去大门外看看有没有其他卖苹果的车子再买吧。”
老陈很不情愿地跟着我走出电视台的大门,嘴里还嘟哝着说:“一会儿就排到我啦。”
我对她说:“你看那些拥挤的人们像是参加义卖活动的吗?咱就别和他们争抢啦。”
院子里那些争着“献爱心”的人们依然热情很高地在车厢门前拥挤着,买到苹果的人就急忙搬着苹果框子向大门外走。我们出了大门就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抱着一筐苹果很费劲的摞在先前买好的另一个苹果筐子上面,好像大大的地松了一口气。
老陈问她:“多少钱一筐?”
她头也没抬的说:“二十五块,连筐子。”
“买这么多你怎么运回家?”老陈又问道。
上了年纪的妇人说:“回家拉洋车子来运啊。”
看看车厢旁边的拥挤,使我忘望而生畏,只好放弃原来“略表支持”的打算继续往前走。来到电视台大院东侧的围墙拐弯处,又看到两三个人正在往一辆小货车上装着一筐筐的苹果,好像就是从拥挤的人群中买来的。
他们也是“略表支持”吗?我正有点怀疑间。
老陈说:“我看他们不是献爱心,是低价抢购高价卖出,想借机赚一把的吧。”
面对着变了味的“义卖”,我只能让自己“失信了”,对不起果农兄弟们!还是你们自己来卖苹果吧,让我们面对面的献出“货真价实”的爱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