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3491):陈寅恪挽王观堂联

标签:
王国维诞辰14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独上高楼陈寅恪挽王观堂联陈寅恪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看清华大学档案馆藏陈寅恪挽王观堂联。陈寅恪和王国维同为清华国学四导师。
陈寅恪资料可参见《519、清华陈寅恪故居》、《660、姚家胡同陈寅恪故居》。
清华大学照澜院陈寅恪故居
2018年2月5日北京晚报《再读王国维》(姜宝君)摘录:
除了书信外,还有一件非常特别的展品,成为罗王情谊最好的注脚。这就是罗振玉一幅未署名的挽联上联:“至诚格天,遨数百载所无异数”。为何只有半部挽联,且内容与记载中的不一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罗王决裂半年后,王国维便在颐和园昆明湖投湖自尽,罗振玉闻讯,愧疚万分,他怀着极为沉痛的心情为王国维写挽联,当写完上联“至诚格天,遨数百载所无异数”时,罗振玉觉得“异数”二字在当时多少有些不合适,于是重新写了上联,将“异数”改为“旷典”,并将新的上联和下联送到了悼念的会场。杜鹏飞说,“最后写的挽联在祭奠王国维时烧了,而写错了的上联就留了下来,由罗家后人一直保管,借着这次纪念展得以展出。”此次展出上,类似的还有陈寅恪的挽联。陈寅恪当时写下挽联的底稿,委托清华哲学系教授邓以蛰(“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父亲)誊抄,邓以蛰誊抄后的挽联,在祭奠中被烧掉,但陈寅恪的挽联底稿得以保留。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网站资料:
2017年时逢静安先生诞辰14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国学研究院、档案馆、校史馆、图书馆等单位,特主办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以志纪念。“独上高楼”,取自静安先生“三重境界说”之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仅可喻其令后人仰之弥高的学问与成就之大,亦可喻其孤傲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静安先生是近现代史上举世公认的学术大师,1925-1927
陈寅恪挽王观堂联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
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