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645):写给刚刚离开、还在口口相传的故居

标签:
洛阳伽蓝记杨衒之才非著述口口相传的故居三国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北京瞬间:写给刚刚离开、还在口口相传的故居
--寻访李渔、辜鸿铭、梁漱溟等故居有感
280年,三国归晋。253年后,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北平人杨衒之因行役,重览洛阳。亲睹洛阳佛寺兴衰,恐后世无传,故撰《洛阳伽蓝记》。并表示余才非著述,多有遗漏,后之君子,详其阙焉。
因为对三国前后历史感兴趣,读《洛阳伽蓝记》很多次。
一方面,很羡慕1500年前的杨衒之。现在去洛阳,不会看见武库署,更不会联想到即魏相国司马文王府;不会看见领军将军元乂宅,更不会有人说其或是汉太尉荀彧宅;不会听见汉太师董卓之宅、蜀主刘禅宅、吴主孙皓宅的口口相传。况且,还有幸看见华林园(即汉天渊池池中)犹有魏文帝九华台;汉国子学堂犹有十八碑。等等。
另一方面,现在街巷中的故居1500年以后肯定没有了,如同我们看不见任何一处三国故居一样(如果不算后人纪念物武侯祠、古隆中等的话)。我们能做什么?
一是有时间就记录一点。包括那些刚离开、还在口口相传的故居,至少还能记录下已经模糊的周边环境,如杨衒之。事实证明,尽管杨期望“后之君子,详其阙焉”,但后之君子没有做这件事,或者做了没有流传下来。虽然才非著述(杨说这话可能是自谦),但至少比杨多了相机。
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能为有保留价值的故居多留一些岁月做一点事情。
《洛阳伽蓝记》(摘录)
杨衒之
在西阳门内御道北所谓延年里刘腾宅东有太仆寺,寺东有乘黄署,署东有武库署,即魏相国司马文王府,东至阊阖宫门是也。
西阳门内御道南有永康里。里内复有领军将军元乂宅。掘古井得石铭云是汉太尉荀彧宅。
瑶光寺北有承明门,有金墉城,即魏氏所筑。晋永康中,惠帝幽于金墉城。东有洛阳小城,永嘉中所筑。城东北角有魏文帝百尺楼,年虽久远,形制如初。高祖在城内作光极殿,因名金墉城门为光极门。又作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有如雲也。
寺北有永和里,汉太师董卓之宅也。里南北皆有池,卓之所造。今犹有水,冬夏不竭。里中太傅录尚书长孙稚、尚书右仆射郭祚、吏部尚书邢峦、廷尉卿元洪超、卫尉卿许伯桃、凉州刺史尉成兴等六宅。皆高门华屋,斋馆敞丽。楸槐荫途,桐杨夹植。当世名为贵里。掘此地者,辄得金玉宝玩之物。时邢峦家常掘得丹砂及钱数十万,铭云董太师之物。後卓夜中随峦索此物,楹不与之。经年,峦遂卒矣。
泉西有华林园。高祖以泉在园东,因名苍龙海。华林园中有大海,即汉天渊池。池中犹有魏文帝九华台。高祖於台上造清凉殿,世宗在海内作蓬莱山,山上有仙人馆。台上有钓台殿,并作虹霓阁,乘虚来往。至於三月禊日,季秋巳辰,皇帝驾龙舟鹢首,游於其上。海西有藏冰室,六月出冰,以给百官。海西南有景山殿。山东有羲和岭,岭上有温风室。山西有姮娥峰,峰上有露寒馆。并飞阁相通,凌山跨谷。山北有玄武池。山南有清暑殿。殿东有临涧亭,殿西有临危台。
秦太上君寺,胡太后所立也。在东阳门外二里御道北,所谓晖文里。里内有太保崔光、太傅崔延寔、冀州刺史李韶、秘书监郑道昭等四宅。并丰堂崛起,高门洞开。赵逸云:“晖文里是晋马道里,延寔宅是蜀主刘禅宅,延寔宅东有脩和宅,是吴主孙皓宅,李韶宅是晋司空张华宅。”当时太后正号崇训,母仪天下,号父为秦太上公,母为秦太上君。为母追福,因以名焉。中有五层浮图一所,修刹入雲,高门向街,佛事庄饰,等於永宁。诵室禅堂,周流重叠。花林芳草,遍满阶墀。常有大德名僧,讲一切经。受业沙门,亦有千数。
开阳门御道东有汉国子学堂。堂前有三种字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刻之,写《春秋》、《尚书》二部,作篆、科斗、隶三种字,汉右中郎将蔡邕笔之遗迹也。犹有十八碑,馀皆残毁。复有石碑四十八枚,亦表里隶书,写《周易》、《尚书》、《公羊》、《礼记》四部。又《赞学》碑一所,并在堂前。魏文帝作《典论》六碑,至太和十七年,犹存四碑,高祖题为劝学里。武定四年,大将军迁石经於邺。里有文觉、三宝、宁远三寺。周回有园,珍果出焉。有大谷梨,承光之柰。承光寺亦多果木,柰味甚美,冠於京师。
在西阳门内御道北所谓延年里刘腾宅东有太仆寺,寺东有乘黄署,署东有武库署,即魏相国司马文王府,东至阊阖宫门是也。
西阳门内御道南有永康里。里内复有领军将军元乂宅。掘古井得石铭云是汉太尉荀彧宅。
建设和新旧交替中
本来还想去寻访织染局胡同王国维故居,详细看新华网资料后,没有成行。希望以后这样的遗憾能少一些。
新华网王国维故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