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644):城南报国寺

标签:
报国寺大报国慈仁寺文玩市场地摊历史 |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
报国寺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报国寺前街1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
2016年5月,第一次去报国寺。持续10多年文物工艺品地摊已经撤走,商户都进各种殿,店外还立着各种“玉器”、“钱币”之类的照片,院里各种机动车,唯独没有古寺的感觉。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成化二年(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因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看破红尘要矢志出家当和尚,由皇家拨内帑钱粮在小报国寺的旧基上,扩建为慈仁寺,周吉祥去当了住持。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师大地震,报国寺大部建筑坍塌。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
大门
前大殿,“中国玉石馆”
中殿,“中国书报刊馆”
后大殿,“中国民间收藏馆”
报国寺
2015年4月2日光明日报报道摘录: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报国寺文玩市场采访,从地铁7号线广安门内站一出来,往日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人群不见了,沿路摆摊的文玩游商也消失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千年古刹报国寺终于恢复了它应有的清静。今年1月1日,北京市西城区对持续经营了17年之久的报国寺收藏市场启动升级改造。“3月31日前全部撤摊了。”西城区广内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逐个约谈了地摊商户,市场管理者也已退还了全部租金。如今,摆摊的地头游商没有了,有照商户都搬进了报国寺东西偏殿里的玻璃屋子,环境安静了。据报国寺市场负责人介绍,1996年之前,报国寺还只有钱币、邮品的地摊。1997年,这里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钱币博览会,同时报国寺古玩市场也正式宣布开业,算是北京最早的文玩市场。从此之后,天南海北慕名而来者越聚越多,据说现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藏家好多都是从报国寺“发家”的。“三四年前,报国寺最火的时候,院里挤满了1000多个摊位;院外、寺外的夹道里,周边的胡同里,又驻扎下1000多个游摊儿。”广内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06年,报国寺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寺内建筑属一级古建,无法改变原有格局加装消防喷淋设施,消防压力很大。另外,寺内摊位过于靠近文物建筑及古树,也不利于文物和古树的保护。加上寺内寺外近2000多家摊位,严重阻塞了当地的交通,影响了市容环境。
附录有关报道。
有关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