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552):达智桥胡同明杨椒山祠(松筠庵)

标签:
杨椒山祠松筠庵杨继盛严嵩达智桥胡同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杨椒山祠(松筠庵)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达智桥胡同12号。是明代杨继盛的故居松筠庵。清乾隆年间将松筠庵改为祠堂。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
杨椒山祠(松筠庵)模型,宣南文化博物馆
在很窄的达智桥胡同中,杨椒山祠极不显眼。门前横着一辆小面包,想照张正面像都不可能,房顶上飞着各种电线。
杨椒山祠(松筠庵)
杨椒山祠(松筠庵)东侧
松筠庵条规石刻
杨椒山祠(松筠庵)西侧
达智桥胡同
杨继盛(1516—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河北容城人,明嘉靖进士。他在做兵部员外郎时,因写了《请罢马市疏》,受贬职处分,后再被起用,到职不足一月,又写成《请诛贼臣疏》,历数了严嵩五奸十大罪。后被严嵩投入刑部大狱,临刑前,留下名句“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时年40岁。死后12年,穆宗登基,赠他为太常寺少卿,谥号忠愍。此后400多年间,一些名入学者争相题诗作赋,称颂杨继盛的品德、风格。清乾隆年间将他的故居松筠庵改为祠堂,正门有石刻匾额“杨椒山先生故居”,正堂内有杨继盛的塑像,他起草疏稿的书房,后来称为谏草堂,他弹劾严嵩的奏疏,请海盐布衣镌石名手张受之刻石,嵌在谏草堂的壁上。张受之素敬其刚直正气,摹椒山真迹,精勒于石。谏草刻就,死于松筠庵内。道光年间在祠之西南隅建一谏草亭。亭内有椒山手植榆树一株及石碑一块。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谭嗣同为首的1300多举人,在这里聚会,由康有为起草上皇帝书,称公车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