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53):海柏胡同朱彝尊故居寻访记

标签:
朱彝尊顺德会馆海柏胡同纳兰容若朱彝尊故居 |
分类: 纳兰容若 |
朱彝尊故居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海柏胡同16号。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名称为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
查资料,朱彝尊迁出后,由温汝适等人集资购买,改为顺德会馆。
在《纳兰容若》系列21、39中介绍过他。
朱彝尊(1629-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康熙四十八年(1709)卒,年八十一。朱彝尊在北京居住了十几年,住所几经变迁。他在京的主要居所坐落在海柏胡同16号。
朱彝尊比容若年长二十六岁,两人是忘年交。结识之前,朱彝尊已凭《江湖载酒集》、《静志居琴趣》两部词集在词坛扬名,相识后更是惺惺相惜。有一次两人同游北京西郊冯氏花园,观赏海棠,纳兰性德即兴作《浣溪沙》一首,朱彝尊作《鹧鸪天》回应。
浣溪沙
纳兰容若
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
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
倩魂销尽夕阳前。
鹧鸪天
朱彝尊
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
几回宿酒添新酒,长是晨钟待晚钟。
情转薄,意还浓。倩谁指点看芙蓉。
行人尽说江南好,君在巫山第几峰。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纳兰容若邀姜宸英(时年57岁)、顾贞观(时年48岁)、朱彝尊(时年56岁)、吴天章作陪,于渌水亭宴请来京的粱佩兰(时年56岁),众人各赋诗一章。七日后的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纳兰容若长逝。
在不远处的宣南文化博物馆,有朱彝尊的资料。北京记住他,更多是他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北京地方史志的专著《日下旧闻》,为后世研究北京史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想想实际自己也是在记录北京的一段故事,而且至少比朱彝尊要多一样工具:相机。
朱彝尊作品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
朱彝尊画像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
顺德会馆模型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
寻找朱彝尊故居花费了一点周折,因为海柏胡同已经不见了。
查网上资料,故居在宣武门东南一商业大厦以东。到了以后,果然看见巨大商业大厦。
宣武门东南商业大厦
从北边向东再向南,转到后边,和找寻康有为故居极其类似,又是一片巨大的拆迁现场。
宣武门东南商业大厦东边拆迁工地
能证明海柏胡同存在过且在这里的标记
和找寻康有为故居又类似,我是错过故居后又回头,觉得有一片废墟院子是朱彝尊故居。不过门前没有看见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也没有门牌号,只有各种拆迁的宣传标语。我上网查询,才确认这里就是朱彝尊故居的门口。
朱彝尊故居门口
进门是一片废墟。
朱彝尊故居院内废墟
再往里走,看见网上介绍的亭子和相伴的大树,用铁皮围了起来。记载说朱彝尊故居原有曝书亭,可能早已不存了。但巧合有一个亭,也是值得安慰的事情。尤其是在宣南文化博物馆,看介绍同是纳兰容若好友的徐乾学(严格讲是纳兰容若老师)住在不远处休宁会馆,故居已经拆干净了的时候。
朱彝尊故居院内古树和木亭
朱彝尊和纳兰容若共同好友徐乾学及故居情况
应该庆幸还能看见朱彝尊故居
宣南文化博物馆
从南边走出工地。想起报道说朱彝尊故居要保留修复。希望以后有机会来看修复后的房子。
从朱彝尊故居拆线现场南部回望
朱彝尊故居所在区域
卫星图应为前两年,2016年庄胜广场东侧平房基本没有了
(图片来源:网络)
希望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