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553):长椿街明长椿寺

标签:
长椿寺长椿街宣南文化博物馆古都北京始于斯也 |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
长椿寺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长椿街9号。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长椿寺布局有点特别,坐西面东,有前殿、大殿与后罩楼,虽有改建但原有建筑基本完整。
长椿寺大门和介绍
长椿寺前殿
长椿寺大殿
长椿寺后罩楼
长椿寺东西两路房屋
长椿寺陈列的战国时期陶井圈
长椿寺陈列的文物
长椿寺外
北京日报文章介绍,长椿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家住现在的通州地区。她自幼家贫,被父亲李伟卖到通州的陈家,做了陈小姐的丫环。万历皇帝的父亲隆庆皇帝在即位之前做裕王时,娶陈小姐为王妃,李太后也随陈小姐进了王府,并为裕王生了儿子。裕王即位为隆庆皇帝时,封陈小姐为皇后,封李氏为贵妃。隆庆皇帝死后,因陈皇后无子,李氏10岁的儿子朱翊钧即位,为万历皇帝。陈皇后和李氏同时升为皇太后。但李太后出身微贱,总觉着地位低于陈太后,于是她宣称自己是“九莲菩萨”转世下凡,并广建寺庙,想借着佛教的光环来抬高自己。《明史·后妃传》说她“好佛,京师内外多置梵刹,动费巨万,(万历)帝亦助施无算”。万历二十年,李太后兴建了长椿寺,并在寺中供奉着象征自己的“九莲菩萨”画像。万历皇帝为寺院命名为“长椿”,出自《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的典故,意在祝福李太后长寿。万历皇帝还让长椿寺住持的大弟子做了代自己出家修行的替身,并赏赐寺庙大量钱财。李太后死后人们叫她“九莲菩萨”,所以长椿寺里一直保存着一幅九莲菩萨像。另外,明代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想念他的生母孝纯刘太后,让画家画了一张刘太后像,也挂在长椿寺内:崇祯5岁时,生母刘氏就遭父亲责罚惨死。他做了皇帝之后,追尊母亲为太后,但他忘记了母亲的模样。于是请外祖母及昔日母亲的同伴指点画工,描绘了母亲的画像,供奉在长椿寺中。
清兵进京后,建都北京,将内城分封八旗驻守。汉族等其他民族同胞被迁出,主要聚居于南城,因而形成了南城的特殊文化背景。伴随着宣南文化的兴起,各种商业、娱乐业应运而生,也因之繁荣。如由各地进京举子和商人以及官员的需要建立了众多会馆。纪晓岚等汉人官邸和康有为、李大钊、谭鑫培、马连良等政治、文化,戏剧界名人故居散布大街小巷;还有星罗棋布的戏楼剧场;前门、大栅栏聚集了京城所有老字号商业店铺;琉璃厂的京城士文化浓厚氛围和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繁杂多变。高雅的、世俗的、豪华的、简单的、奢侈的、贫寒的、革命的、保守的……上演着一幕幕或精彩绝伦、或悲壮或喜庆的历史剧。
宣南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部分展品
送别英灵,宣南文化博物馆
李大钊烈士就义当晚停灵在长椿寺
现在长椿寺作为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发挥着新的作用。展厅中有侯仁之先生的话:“宣南史迹,源远流长。周封蓟城,金建中都。古都北京,始于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