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记疫·鄂:荆州博物馆馆藏精品展--楚墓出土玉器和楚秦汉漆木器展

标签:
荆州博物馆荆州博物馆楚汉玉器展荆博楚秦汉漆木器展荆博丹漆神韵展五大夫遂凤凰山168墓 |
分类: 博物馆系列 |

凤凰山位于荆州市城北楚故都纪南城的东南隅,是一处南北走向的平缓岗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都城纪南城后,这里便沦为废墟并成为秦汉时期的一处贵族墓地。经过考古钻探,已发现秦和西汉时期的古墓180多座,168号西汉墓就是其中的一座。1975年,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等单位对其进行了科学发掘。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葬具为一椁二棺,椁室分为头厢、边厢和棺室三部分,棺室与另外两室之间有门窗相通。墓内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尸和竹牍“告地书”、笔、墨、天平衡杆以及漆器、铜器、陶器、竹器、丝麻织物、木俑等五百余件珍贵文物。(摘自荆州博物馆官网介绍)

根据墓中出土的竹牍记载,古尸名为“遂”,江陵西乡市阳里人,生前爵位为五大夫(西汉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死亡年龄约60岁,下葬时间为西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距出土时已有2142年。出土时古尸外形基本完整。根据学者的初步研究,凤凰山168号汉墓古尸得以保存完好的原因主要是深埋、密封和棺液的防腐作用,说明我国人民二千多年前在医药、防腐等技术方面已有较高的水平。凤凰山西汉男尸与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属同一类型,两具古尸相比,男尸的下葬年代早,保存情况亦好一些。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西汉时期的科学、经济、历史、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摘自荆州博物馆官网介绍)






荆州博物馆并没有像湖南博物馆展出辛追干尸那样展出五大夫遂干尸。


中国的漆器制作与使用,始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漆器工业发达,特别是雄踞南方的楚国,漆器工艺水平更高。秦与汉代,天下统一,漆器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荆州市是全国出土古代漆器最多的地方,荆州博物馆是全国收藏古代漆器最多的单位。本馆陈列的是荆州博物馆多年来考古发掘所获得的漆木器珍品。它们主要是出土于战国秦汉的古墓葬中,种类有饮食器、妆奁器、娱乐器、丧葬器、工艺品等。这些文物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图案似锦,是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高层次体现。(摘自荆州博物馆官网介绍)
↓根雕辟邪,复制品

↓剑鞘和木剑,雨台山墓地出土。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按照古人传统的观点,美石就是玉,包括软玉、硬玉、蛇纹石、橄榄石、方解石、水晶、玉髓等。其共同特点是质地细腻、色泽晶莹。中华民族素有浓厚的尚玉情结,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已出现了精美的玉饰品。自此玉文化便伴随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而日趋兴盛,并屡创新的发展高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玉进入了发展的顶峰。此时兴起的儒家学说,赋予玉器种种美好道德的属性,“以玉比德”成为当时玉文化的重要特征,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古玉的发展。荆州在东周时期是楚国的都城所在地,迄今为止已发掘的楚墓有六千座以上。在这些墓葬中,出土了相当多的玉器,品种主要有璧、环、璜、龙凤形佩、管、珠、剑首、印章等。这些玉器按用途大致可分为礼玉、佩玉、葬玉和实用玉四类。2006年以来发掘的熊家冢墓地和院墙湾一号楚墓,集中出土了大量玉器,其时代主要为战国时期,均为考古发掘品,其中不少是精品佳作,具有重要的科学及艺术价值。(博物馆“前言”)





↓下二组图为缺席展出的几件玉器,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备注:图片拍摄时间2021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