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2019-06-30 22:13:39)
标签:

泉州承天禅寺

弘一法师与泉州承天寺

泉州玄妙古观

泉州府文庙

粤闽纪行闽

分类: 粤闽纪行:赣粤闽皖苏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苏子有篇《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苏子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苏子这篇散文提到的承天寺,不是今天鱼这篇博文的主角--泉州承天寺,它在湖北的黄冈。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中国文人,魏晋伊始就浸淫在儒释道三教礼法之中。以儒法治世,求进取、闻达;以佛法治心,求宽宏、慈悲;以道法治身,求无为、超脱。苏子算是其中获益最深的。近代也不乏其人,鱼以为李叔同就是其一。李叔同,弘一法师。一个人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书就成绯红缁黑,也算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法师在生命中的最后十四年都留在了泉州。本文中主角承天寺是他的僧籍落户地,也是他荼毗化身处。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鱼和先生是从承天寺停车场位置后门进入的,承天寺看上去有点像未竣工的工地,待到看到承天寺经幢及对面的大悲殿,再到大悲殿斜对面的弘一法师化身处。才品味出一座数度弃毁再数度崛起的寺院,是靠着深厚的底蕴一次次涅槃重生的!细究起来,与弘一法师这份缘真得很深。弘一法师在泉州的常驻锡所除了草庵寺--摩尼教遗址、惠安的净峰寺和温陵养老院外,鱼和先生去过开元寺、承天寺、铜佛寺、安平桥的水心亭寺、清源山--大师闭关和舍利塔所在地和南安雪峰寺。O(∩_∩)O~真是粤境追随六祖慧能,闽疆紧跟弘一法师!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1930年,弘一法师从开元寺移锡承天寺,帮助是时承天寺住持性愿法师创办月台佛学社。法师为学僧讲课,还教写字的方法。如今承天寺西侧重修的“月台别院”,既是当年法师的旧居,还是“弘一法师赠字处”。 法师抱持“以字结缘、以字弘法”的观念,凡有所求,不论僧俗,尽量满足。在承天寺居留期间,法师常书“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给来求字的信众,也常写“以戒为师”给优秀学僧。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泉州是个奇妙的地方,“宗教博物馆”实至名归!开元寺、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铜佛寺、清凉寺、关帝庙和天后宫,众神云集。这几处前后相望、左右瞻顾。挨个儿访、逐个儿游、巡礼一圈儿成了鱼和先生到泉州市的第一天安排。开元寺西街出来,鱼和先生先去了玄妙古观,然后是承天寺、铜佛寺、文庙、清凉寺、关帝庙和天后宫。出于行文需要,鱼将这几座宗教场所介绍次序做了调整。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鱼和先生的承天寺之游,是逆时针反向的--后门进正门出。这一路有弘一法师化身处、文殊殿、会泉&宏船和尚纪念堂,一尘精舍等承天寺最北建筑群,然后是中轴线上的文殊殿、法堂、大雄宝殿、弥勒殿、天王殿,于月台山门离开。这其间还去了东路的开闽三王祠;西路的檀越王公祠、光孝祠即地藏殿。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宏船和尚,这位祖籍晋江的新加坡和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陆续帮助粤、闽两地的寺院重兴,其人可敬,其事可歌!这些由宏船和尚重兴的寺院,都没有忘记这份功德,纷纷建纪念馆、塑像、造塔铭记。承天寺建了座图文纪念馆,并为宏船和尚塑了铜像。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在弘一法师化身处与大悲殿之间有一方形广场,广场由绿化坛分割开,绿化坛内有七佛石塔,福建省保“承天寺经幢” 耸立两个绿化坛中央靠北位置。这是一座尊胜陀罗尼经幢,经幢南面绿化坛中有省文保碑(下图左、右),上面介绍说此幢为城北宋代通天宫遗物,北宋建造,1989年移来。旁边还有一市保碑(下图中),碑文内容介绍与省保有出入,不知何故。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经幢正对着的建筑是中轴线上最后一座殿堂--文殊殿。经幢通高6.75米,共13层。底座为八角形。幢身八角,刻有尊胜陀罗尼经,字迹大多风化剥落,难以辨认。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须弥座侏儒柱力士与泉州开元寺双塔上的,在造型、雕工方面十分接近。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这座被赋予新名字的“承天寺经幢”,最特别之处是经幢幢顶(见下图)像香炉,炉身四角有兽,叫狻猊,龙的四子,容貌同狮子。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承天寺经幢不孤单,它周围有七座鼓形七佛石塔陪伴。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七佛塔保存基本完好,周围未见说明文字,以承天寺建于五代的史实,这些七佛塔建造年代应在宋朝至清朝。考虑泉州寺院众多,这些七佛塔也可能和经幢一样异地迁移来。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大悲殿殿内供奉观音,殿外有碑上书缘起。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大悲殿中央佛龛四尊观音立像,殿外有木匾上标注南向为明代千手千眼观音,北面为铜铸十一面四十八手观音,西厢为净水观音,东隅为如意观音。不知看到这里时,师友是不是也和鱼一样心生奇怪,缘起碑中提到的元代观音像在哪里?是那尊密宗造像十一面四十八手观音吗?大悲殿外木匾提到的明代千手千眼观音为何不在缘起碑碑文中提到呢?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以大殿外木匾标注为准上图由左及右、由上而下依次为:净水观音如意观音明代千手千眼观音和十一面四十八手观音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大悲殿北为元代龙藏井复建景区,龙藏井后的院墙上嵌着那块梅花石。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梅花石,顾名思义,是因为石上有天然红点酷似盛开的梅花。这块玩赏石一定是“满地皆圣人”时期的遗物,惟有那时品鉴才会“暗香浮动”。清以降,人们只会把它唤作“桃花”。O(∩_∩)O~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大悲殿往北是承天寺新建的东路建筑群。而且还在不断完善中。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法堂是清末时期承天寺中轴线上的最北建筑。它的北方就是鹦鹉山麓的文殊殿是后建成。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法堂内供奉一尊十分殊胜的阿弥陀佛铜像。坊间传说是隋代造像,法堂外门上悬木匾介绍中说:法堂内供奉的为元代的阿弥陀佛铜像。从衣褶看,鱼以为真不是隋代的,那时衣褶平直。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法堂至大雄宝殿间东西两侧有廊庑,廊庑可通向承天寺东西建筑群。鱼和先生看了看东路的开闽三王祠和西路的檀越王公祠、光孝祠即地藏殿。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在三王祠外墙,鱼看到一张三皈弟子杨振慈写的布告,承天寺近些年在扩建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不是佛门中人更不是信众能接受的事情,这张布告就可见其端倪。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通读布告,鱼惶惑“清净心、清净所,存在吗?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大雄宝殿至弥勒殿之间有两株大榕树,树下南侧有一对石经幢,它们就是承天寺的“飞来宝塔”。两幢一看便知是拼凑物,这一点从西侧石经幢的立碑中得到证实。石碑2015年立,上刻住持僧青果的撰文:“泉城承天寺,五代时期节度使留从效南园故地,寺有七佛石塔,至今蝇集其上者首悉下向,殿前有塔一座,相传高僧云游,为人作功果,其子建塔以报,忽而飞来,俗名孝子塔,而郡邑乘不载,嘻!使果有其事,则见吾佛门之有宗己,雪径亦足表异于千载,使无其事,而塔以孝名,亦足以勉千百人为人子者,尽孝于亲,岂独为一时之瞻仰已哉?!塔毁于咸丰甲寅七月,衲不忍以孝子之名坠而不修,幸诸乐善君子,共襄其事,使得藏工,并将芳名同刊于后,以垂不朽,与集蝇之塔,并传于万世也,是为记。住持僧青果撰”。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大雄宝殿至弥勒殿之间的廊庑墙壁上塑有赭色脱胎浮雕二十四诸天。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廊壁上的赭色脱胎浮雕高达二米多,鱼自诩拜庙多多,这种浮雕形式第一次见。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大雄宝殿”为民国初年,住持僧云果从南洋各地募款重修的。殿前的双石柱,是徐世昌手书的联文,上悬“大雄宝殿”的金字大匾额,是前清状元黄培松所写的,颇称壮观。(摘自百度)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天王殿殿前有一座青石砌成的香炉,炉顶小石狮嘴巴能吐青烟,承天寺十景的“狮子吐烟”指的就是它。天王殿后与弥勒殿前之间分立一对石幢和鼓形七佛石塔。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在其中一经幢上搜出天圣三年字样,天圣三年即1025年,宋仁宗赵祯的年号。这两座经幢也是宋代的。七佛塔就不知何时了。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这些七佛塔是清康熙年间重兴时造的?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出了这扇门,承天寺游览基本结束。回望这里,仿佛看到后面的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及垫后的文殊殿。它们历史百年而已,而承天寺的历史有千年长河。如此,“古刹重光”就是现世的期盼!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承天寺正门--月台山门进来有条狭长的甬道,甬道一侧有七座鼓形七佛石塔。甬道尽头是一座小庙,忠孝庙。旁边是圆常院--广钦和尚图书馆。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圆常院--广钦和尚图书馆院墙外有一石雕动物,鱼认为是宋代的狮子。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弘一法师留在墙上的遗墨光芒盖过了七座七佛塔。从锦衣玉食五马轻裘的翩翩公子,到持戒严谨的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从男扮女相《茶花女》、从传唱至今的《送别歌》、从画风细腻的《自画像》、从古厚冲淡独辟蹊径的《李庐印谱》,到《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撰写者、到《华严经集联三百》题赠者、到《净土法要》的宣讲者,到吟咏“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偈语法师,李叔同--弘一法师只用“悲欣交集”自况!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甬道靠近忠孝庙处,有五代时期古铸钱遗址。七佛石塔靠近月台山门处还有抗日革命遗址。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承天寺月台山门外就是闹市。月台山门内的这条甬道,榕树避日,步入其间,瞻七佛塔、默念弘一法师遗墨,山门外尘世的喧嚣一时间被遗忘掉。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承天寺和开元寺一样,每一处都有传奇和故事。只有深得其中,才能玩味一生!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玄妙古观,是鱼和先生从开元寺出来寻访的第一处。泉州第一所道教庙观。始建于西晋年间,可惜只有道观外的炼丹井还有古味。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西街两侧还有民国时期的建筑。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过了状元街,从仿古石牌坊进入就能看到玄妙古观,在东街的新府口。玄妙古观在狭小的居民区,像巨人被困在矮墙下。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玄妙古观俗称“天公观”,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初名白云庙,是道教传入泉州后所建的第一座道观,也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教宫观,泉州历史最悠久古老的寺庙,接近二千年历史。现格局为清乾隆二年即1737年重建格局。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及至进入,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三大殿错落有致,殿宇轩昂。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离开玄妙古观,鱼和先生下一站去了铜佛寺,弘一法师曾在那里驻锡过,并题写铁佛寺三字匾。为了行文更好突出主题,鱼将其移到下期再介绍。泉州府文庙曾迁移过几次。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泉州府文庙位于市区繁华的商业区中心地段,鲤城区中山中路泮宫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市主要文化古迹之一。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迁回,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 (摘自百度,鱼有删改。)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成门修,石柱就是那时换上的。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殿前砌露台,台明嵌有仰莲、复莲、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辉绿岩石浮雕。台下通道、拜庭,两旁古榕垂荫,庭外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桥,梁式石构,中部拱起,两边有石构护栏。大成殿前东西两侧筑有东庑和西庑。两庑前正中为大成门三开间,二进深,左为金声,右为玉振,三门联成一体。门外为露埕,可容数千人,左右为礼门、义路。西面临中山街建有泮宫门。庙东有明伦堂七开间,前有的露庭,东西两书斋,庭前有方池,中有石桥,围以石护栏。外为育英门,再往东原存有尊经阁和名宦、乡贤祠等建筑。(摘自百度,鱼有删减)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现在看到的文庙殿堂及两庑是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地震后重修的。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清代乾隆年间的龙柱。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大殿内匾额甚多。
康熙二十七年,雍正五年,乾隆三年共颁发"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三匾,后又有嘉庆帝"圣集大成",道光帝"圣协时中",咸丰"德齐帱载",同治"圣神天纵",光绪"斯文在兹"等。(摘自百度)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泉州府文庙,自唐始建已历千百年风雨,屡坏屡修。至民国初,泉州筹建平民小学,校址借用孔庙两庑及金声玉振门内,以培养子。建国后,又借用大成殿为市粮食仓库。东西两庑仍作学校使用,东庑改建为教室。明伦堂为图书馆使用。七十年代孔庙转为青少年宫管理使用,明伦堂归市文管会管理。1985年在孔庙大成殿建泉州市博物馆,创为"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室"。同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以来,在泉州市委、市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修复泉州府文庙,恢复一个完整的古代泉州历史文化建筑群被摆上议事日程。1997年--2005年文庙恢复完毕。(摘自百度,鱼有删改。)
41)粤闽纪行·闽:承天寺、玄妙古观、文庙--泉州儒释道三宗汇聚!

感谢朋友们和鱼一起感受泉州作为“宗教博物馆”的独特魅力,下期继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