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粤闽纪行·粤:博罗罗浮山冲虚古观、惠州西湖

标签:
罗浮山冲虚古观粤抗日东江纵队司令部惠州西湖公园惠州泗州塔惠州西湖朝云墓 |
分类: 粤闽纪行:赣粤闽皖苏 |


惠州行,上午博罗县罗浮山冲虚古观,下午惠州市西湖,这一天不轻松。因为进入罗浮山景区只看冲虚古观,60元的票价鱼觉得赔大发了,于是拉着先生爬了狮子峰……冲虚古观肇始于东晋,历史可谓悠久,可现存的山门殿和三清殿是光绪末年建,余下的大都是1982年以后陆续修建的。冲虚古观曾做过广东抗日东江纵队指挥所,山门外广场有通关于此事的记事碑。广东省文保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保护碑嵌在山门东墙壁上。古观西门附近内有稚川丹灶--传说中的葛洪炼丹炉,清康熙年间广东督学吴鸿重建并题刻的。罗浮山摩崖石刻在古观周边散落几方,都是清代题刻。惠州市内西湖公园免费,可看泗州塔和朝云墓,一个是明代砖塔,一个是清代重修葺的墓冢。

罗浮山是葛洪修炼的地方,他在罗浮山的东、南、西、北共开创了四座庵堂,冲虚古观是其于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创建的南庵,算得上是“千年道观”。从景区入口步行至冲虚古观,是沿着白莲湖走到尽头。会仙桥是必经之地,为宣统二年邑人捐建。旁边有介绍,O(∩_∩)O~,只有有关传说介绍,最后一句是“1988年公布为博罗县文保单位”。

没有传说,好像不知如何向世人介绍罗浮山。这也难怪,走遍万水千山,大多如此。传说、逸闻成了景区的名片。

冲虚古观山门前有星宿广场,在广场与白莲湖畔之间有座铜焚宝炉。五层六边塔,塔基图案为十二生肖,塔身对应八卦方位,每层有栏,塔檐角有升龙,塔刹为宝葫芦状。面向古观方有炉口。炉口左右面有宝葫芦和咸丰通宝铜钱图案。没找到年款,应是近些年新铸。

放生池和焚宝炉间有铜香炉。

冲虚古观作为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来过这里的人有国民党军政要员,还有周恩来总理及2002年的原国家主席等人。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总理曾特批用20两金箔对三清像装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总理又明确指示保护古观,使其免过一难。这一带的罗浮山曾一度为军事禁区。

冲虚观位于罗浮山东麓,朱明洞南。道观坐北朝南,主体是一套四合院,木石结构。主体建筑有山门、正殿和两廊,另外还有护法殿、三清宝殿、吕祖殿、葛仙殿、赤松黄仙祠等。古观外有葛洪炼丹炉、洗药池、东坡亭。古观后有葛洪修道的朱明洞。古观的周围有桃源洞天、飞来石、遗履轩、仙人卧榻、会仙桥等名胜古迹。

在古观山门处望星宿广场和白莲湖。

“沖虚古观”四字为清两广总督瑞麟所题。门两厢楹联“典午三清苑,朱明七洞天”,前廊石柱刻联“玄景空不空,四百峰峦朝紫府;尊躬上不上,五千道德启玄门”,两副楹联点明建观年代和古观的地位。午属马,借指司马,是晋朝皇帝的姓氏。朱明,即朱明曜真天,位列仙界第七洞天。

山门陶雕瓦脊和三清殿陶雕瓦脊上有年款:光绪丁未年,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吴奇玉造。

山门殿即护法殿。簇新的护法神--灵官。

山门殿北檐下悬三方木匾,正中间为嘉庆皇帝亲题的“惠民佑顺”(见下组图上)。


在山门殿北侧廊柱上发现冲虚古观重建年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山门楹联下方各有一处石刻童子迎宾。求财、求寿、祈福是俗世中人世世代代的渴望。

山门殿北为正殿三清殿。三清殿东西耳殿为茶堂和客堂。

三清殿匾额和楹柱联为香港信众所题赠。

为“惠民顺佑”拜一拜吧!

大殿后还有葛仙宝殿和纯阳宝殿,新殿新金身。冲虚古观内唯一高资历的是一方明嘉靖丙戌年(1526年)南昌涂相题刻的诗文碑,被放在墙角边。


冲虚古观内有株700多年树龄百里香和一棵200多年的玉兰树。冲虚古观的历史,它们目睹过。出冲虚古观西门,有葛洪炼丹炉。
葛洪炼丹炉即稚川丹灶,四方体,由灶基、灶身、灶鼎组成。通高3.5米左右,用24条青石按道家阴阳八卦图砌成。基座三层砌成八角形,按方位分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中层有八卦符号,三层都浮雕鹤、麒麟等灵禽异兽。并按五行学说分别填上除黑之外的四色,角柱上刻有云龙浮雕。丹灶正面白地儿丹书“稚川丹竈”四字,据说此字原为被贬惠州的苏东坡所题,明末清初战乱时遗失。炉鼎为宝葫芦状。



其旁有八角形水池。为葛洪当年采来仙草后的“洗药池”,晚清名士丘逢甲在池畔题刻:“仙人洗药池,时闻药香发;洗药仙人去不还,古池冷浸梅花月。”

在洗药池旁还有石刻几方,其中有一方“丹以祈寿世”题刻,落款为“孔子後四十一庚戌冬,韓人全秉薰題”。全秉薰号玄牝道人,1907年前后曾来罗浮山师从道士古空蟾接受炼丹术,习“玄關秘訣打坐法”。这方石刻的意义重大,可看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清末对周边国家影响依旧。

东坡亭在稚川丹灶北,1990年建,博罗县文保单位。亭檐悬有一木匾“花香静处寒天月”(见下组图右下),落款为“天下名山,朱明洞居其七。旷怀仙迹,尤雅慕葛稚川其人。久侨岭南,梦游已非朝夕。癸丑冬,以督办循州军务,假道来游。适梅花尽放,明月当空,更阑人尽之时,得此七字,以仿佛其情景。爰额而志之。沩阳隆世储。”注:循州为惠州古称。


在东坡亭北侧有罗浮山百草油历史文化长廊(见下图),西侧有青蒿园(见上图)。


不到一小时冲虚古观游完,鱼觉有点亏,非拉着先生游用了三个多小时,去了葛洪博物馆,看了飞瀑,登了狮子峰,观了仙人卧榻、遗履轩和飞来石,然后返回冲虚古观,沿白莲湖离开。

葛洪博物馆在百草园西,乏善可陈。
这也叫飞瀑,只能怪鱼和先生来得季节不对。

狮子峰挺费脚力爬了上去,举目四望既无灵秀更无雄奇。

下狮子峰时看石阶有一蜗牛,它在往山顶爬?!小生命大能量!


爬过罗浮山的狮子峰,鱼有点诧异罗浮山凭什么跻身十大名山之列。

景色不出挑,就拿传说补救。

平心而论,冲虚古观所在的罗浮山段景色平庸。也许到这里的人都渴望足踏之地,有仙草仙人赐福予寿。

冲虚古观所在的罗浮山段摩崖石刻也少有精品。 乾隆年间的就算是高寿者。


天降财神,在罗浮山出口附近的龙园景区内,石头上的纹理看起来像浮雕的财神。

算而今游罗浮山已二个月有余,能让鱼记起罗浮山的只有那清新的空气。

惠州市有五湖,环湖皆园林,且一律免费,鱼羡慕惠州人!


惠州西湖公园原来有陈公堤和苏公堤,现在两堤已不在,徒留旧址复建的水泥路面。


去西湖公园路上看到“程氏书院”--东江民俗博物馆,可惜鱼去西湖这天是2月25日为周一,人家休息。


上组图就是曾经的苏公堤,看到“苏堤玩月”字样,鱼想笑。一想到这是现代人情怀,马上严肃了。

当年已成往事。宋时惠州西湖的丽景只合在苏东坡诗词中寻觅。

泗州塔,又称玉塔,俗称宝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佛塔,高37.37米,位于惠州市区西湖西山(宝塔山)上。泗州塔建设于唐中宗年间,现存塔为明万历年间重建,一说明天启三年(1623年)重建。是塔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塔毁,万历初年改建为亭,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又重建为塔。1949至今曾多次整修,增建了木楼梯供游人登临。惠州泗州塔于1978年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列入第八批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摘自百度,鱼有删改。)

惠州泗州塔朴实无华。塔身上有簇新的市文保碑,没找到省文保碑。


惠州西湖孤山景区内建有东坡园,纪念在此谪居四年的苏轼。苏轼在惠州惠民多多。且不说他那一首《惠州一绝·啖荔枝》将惠州荔枝的美味推到举国皆知,也不必说他自创美食盐焗鸡、自酿的美酒罗浮春,千百年已经成为惠州的招牌;更不必说他制造出农具秧马,解农人种地之辛苦。就单说他筑苏公堤平水患,分为惠州丰湖和平湖。就足以让惠州人念念不忘千载,用清末诗人江逢臣的《白鹤峰和诚斋韵》诗中那句做结:“一自坡公谪岭南,天下不敢小惠州”。

被贬惠州的苏东坡幸有朝云陪伴,只是朝云这位红颜知己,没有伴他走到人生尽头,于绍圣三年(1096年)病死惠州。朝云病死后,东坡将其葬在孤山栖霞寺松林中。又亲建六如亭……

东坡亲手建的六如亭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一如后人为纪念他而建的祠堂。战乱早已毁掉一切。六如亭后就是朝云墓,墓上碑刻为:宋绍圣三年丙子岁,苏文忠公侍妾王氏朝云之墓,清嘉庆六年(1801年)伊秉绶重修。和泗州塔一样,鱼也是只看到市文保碑,没看到省文保碑。

墓旁有碑墙,其中右侧两方为清人的碑刻。其中之一(最右)还是墓碑镌刻者汀州伊秉绶。伊秉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以“廉吏善政”著称。嘉庆四年始任惠州知府。伊秉绶隶书放纵飘逸,高古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