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西进西域·蒙:呼和浩特市观音寺、宝尔汗佛塔、万部华严经塔

标签:
呼和浩特市宝尔汗佛塔呼和浩特市观音寺呼市万部华严经塔旅游图片 |
分类: 西进西域·冀陕甘宁蒙新 |



呼和浩特市近两三年发展迅猛,大力投入旅游开发。新建扩建了很多景点。现如今的蒙古人依然崇尚佛教,这从对一些佛教场所的维修扩建和新建上可窥一斑。有信仰是好事。这期介绍呼市新晋佛教圣地宝尔汗佛塔(图二),改建扩建佛教场所观音寺(图一),维修维护文保单位万部华严经塔(图三)。

观音寺位于大召的南面,玉泉区南柴火市街泉源巷,坐南朝北。观音寺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清朝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建。观音寺开山祖师为具足老和尚。昔日的观音寺,居于"汉佛庙之首",曾是呼和浩特地区历史上汉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呼和浩特市的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观音寺由山门、圆通宝殿、韦陀殿(圆通宝殿后殿)、大雄宝殿,钟鼓楼、伽蓝殿(钟楼一层)、祖师殿(鼓楼一层)、斋堂、寮房几部分构成。(摘自百度,鱼有删改)

说起观音寺,鱼在九日抵达呼市的当天傍晚就拜谒过。宝尔汗佛塔和它仅一街相隔。宝尔汗佛塔塔前有一大广场,聚集了周边的休闲市民。佛塔在空旷寥廓的天际线下,格外壮观。佛塔塔基部分在做维修,可这并不影响前来绕塔的信众。观音寺下午四点半就已经关闭,傍晚时分只能外观远观。观音寺寺内建筑和殿内佛像均为新建和新请,整座寺院找不出一件清代物件。三大殿台基逐渐抬升,很有气势。寺院不收费,山门内可随喜请香。

中殿圆通宝殿和后殿大雄宝殿之间距离太近,靠近圆通宝殿后殿门用广角镜头拍,都拍不到全景(见上图),只能折中找斜线拍摄(见下图)。


上图为圆通宝殿后殿韦陀殿。

在大雄宝殿台阶下,隔着圆通宝殿和祖师殿、鼓楼,可以看到隔着鄂尔多斯大街的宝尔汗佛塔。

三大殿有圆窗,图案精美。

观音寺前有小广场,有停车场。观音寺往东不到一公里就是大召。

在这个角度看,右侧延长线上就是大召。

上图为在宝尔汗佛塔广场看观音寺,下图为在宝尔汗佛塔塔基上看观音寺。在这个角度可以发现观音寺内最大的殿堂不是大雄宝殿,而是它前面的圆通宝殿(见下图),供奉观音的殿堂。

宝尔汗佛塔号称世界第一的佛塔在鄂尔多斯大街路南,与路北的“观音寺”隔街相望。
宝尔汗为蒙古语“佛”的发音,宝尔汗塔意即“佛塔”。2006年开工建设,2008年2月建成。佛塔的建设资金全部来源于民间募捐。龙多·丹增荣波活佛亲自为佛塔选址、制定设计施工方案,并选派多名高僧参与了建设工作。造型为八大佛塔中的菩提塔式样,宝尔汗佛塔内供养有释迦牟尼佛的脑舍利、骨舍利、血舍利,以及阿难尊者、舍利弗尊者、优婆离尊者等十大罗汉的舍利。塔内供奉有阿弥陀佛、药师佛等各类佛像2000余尊,擦擦(泥制佛塔)七十多万个,甘珠尔大藏经1100多部,在装藏的佛经数量和装藏的准确性方面,宝尔汗佛塔均属世界第一。(摘自百度,鱼有删改。)

宝尔汗佛塔广场人头攒动,这里已成为呼市消夏好场所。

四周低平的天际线衬托出这座佛塔的巍峨,鱼加入到当地人队伍中一起绕塔祈求。

2018年8月12日,鱼和先生一清早在小雨的护送下离开呼和浩特市去陕西榆林,途中去拜谒了万部华严经塔。O(∩_∩)O~去得太早,要等上一个半小时才能等到万部华严经塔对外开放。鱼厚着脸皮和看护老哥央求,看在大老远来的份上,能不能让我们进去拍几张照片。老哥同意了,可是要求鱼和先生在门口处拍几张,不得往里面走。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组照片。

万部华严经塔,蒙古语称"查干·索布尔嘎",因其白色,又俗称"白塔"。
万部华严经塔高55.5米,基座周长56米,呈八角七级,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塔的第一层南面有塔门,篆书石刻"万部华严经塔"方额,嵌于塔门的门楣上。1982年,白塔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摘自百度)

白塔的建筑年代目前尚未见到可靠的文字记载。相传建于辽圣宗年间(公元983-1031年)。辽代兴建了丰洲城,在城内又建了大明寺。作为大明寺的一部分,为了存放众多"华严经卷",修筑了这座"万部华严经塔"。(摘自百度)



鱼让先生去拍塔,自己和那位看护老哥闲聊,老哥操陕西口音,说话底气十足,铿锵有力。从谈话中得知,即使鱼和先生等到开放时间九点半,塔也不能入内一观,只能沿着外围四周远观。










万部华严经塔保护区内有一隅是碑林,因看护老哥有言在先,只能用镜头拉近拍摄几张。很失败,不知是这些碑自身字迹湮灭还是鱼的拍摄技术太烂,反正没有一通能看清内容。




满足吧,拍完照片还不到八点半,鱼和先生就此上高速赶往陕西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