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晋行·晋中:平遥古城马家大院

标签:
平遥古城马家大院马家大院主人马中选当铺·钱庄·票号平遥蔚长盛布庄平遥四大家族 |
分类: 晋行 |
景区介绍说:“马家大院是‘平遥四大家族’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也是平遥古城内的第一大宅。”
冲着这个头衔,鱼和先生找到马家大院。说实在的它的位置很偏,藏得很深。沿着北大街走到西水道巷路口东走,再至丁字路口北行,沿着东水道巷走到尽头,东拐,沿着窑场街走到举人街路口,顺着举人街南走,抬眼处看到那个阁楼就是马家大院的建筑。不足百米,马家大院正门在路西,您左侧。怎么样,我的指路您能找到吗?

平遥古城的传统民居建筑有很多,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四合院就有3749处,其中400余处保存非常完整。有170多年历史的马家大院,就是最具历史和观赏价值的古民宅建筑群。2014年8月10日面向社会开放。
马家大院,占地九亩之多,是平遥“四大富商”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后经同治、光绪几十年的不断修建,逐渐形成了一座宏伟精美的建筑群体。马家大院总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共有3座大院、6座小院、房屋197间。集民居建筑、风俗文化、豪门起居、商贾兴衰为一体。大院总体布局鸟瞰酷似大大的“马”字形,以此告诫后代永不忘本,隐喻马家事业“马到成功、一日千里”之意。纵观全院,外观高大威严,四周皆清水砖墙,内部富丽精巧,井然有序,代表了我国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模式。夜晚一关门,俨然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王国”。(摘自360个人图书馆)

“马家大院是平遥古城通票中的景点,建筑规模也不小,但游客稀稀落落,人们熟知度普遍较低。与灵石的王家大院、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和榆次的常家庄园门庭若市、人声鼎沸之状,形成极大反差。在大院文化丰富的山西,提到大院,人们首先会想到:号称‘民俗博物馆’的乔家大院、号称‘晋商文化博物馆’的渠家大院、号称‘长治显赫家族’的申家大院、号称‘三晋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中国第一儒商旧居’的常家庄园,而很少有人提到马家大院。”
实际情况真的如上所述。马家大院景区游人稀少是不争的事实。位置偏,难找是鱼认定的一个主要原因。据悉曾经的马家大院方正阔大,现在开放的只有原院落的五分之一,大部分土改的时候被割给当地的老百姓。上世纪六十年代时,马家大院二太太和三太太院之间有一部分建筑被租用人买去了。也就是说马家大院永远恢复不了“馬”字形状。目前对游人开放的几处院落是马中选及其母亲和三位太太们的生活起居院落。从那些保存完美的木雕,砖雕及考究的室内家居陈设,可以想见当年马家富可敌国的阵势。


马中选还是乔致庸的老丈人。曾投资过蔚盛长票号。
蔚盛长是平遥“蔚”字五联号之一。成立于道光六年(1826),由原设于平遥城内的绸缎庄改组而成,总号设在平遥城内。曾为慈禧太后西行的下榻处。旧址坐西朝东,一进院,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有房屋16间;铺面临街,面阔3间,进深2间。现保存完好,被誉为风水宝地。(摘自百度)

马家大院入口和出口呈九十度,出口在戏台下。门前布局(见上图)有点乱,像暴发户!入口照壁后是器型硕大的陈设瓷,山墙角处有两匹石马并配有下马石。出口由戏台口迤逦至入口巷口,为十二财神分列,很怀疑这是马家大院原有布局。马举人不会这样俗艳。

进入后觉得很舒服,晋商大家名不虚传。管家住宿陈设都极有派头,见上图。有两间屋子内的陈设让人咋舌,见下图。

这个刻有龙图案的红木屏风,是慈禧太后特批的。在古代只有皇家才能用龙的图案做装饰,马家为何有此物件呢?当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西逃至平遥时,跟马中选借了五千万两白银,后来慈禧以特批马家可以用龙的图案做装饰和御赐几件宫廷器物将此笔款项勾销。

马家大院随处可见精美的砖雕,上图和下六图是鱼做的集锦。

马家大院荟萃木雕、砖雕、石雕于一院;熔绘画、书法、诗文为一炉;云集人物、禽兽、花木于一体,各有千秋,过目难忘。比如说这块门匾(见上图)系马中选的祖父所写“如意”二字,“如”像一条腾飞的龙,尾笔像一支点燃的香烛,寓意香火代代延续,“意”像一个跪拜祈福的女子,祈福辈辈平安如意。只是世事吊诡,马家后代不知所踪,空余这么个大院在这里任游人评说。

马家大院的主人马中选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那三位不同背景身世的太太和那四位如花似玉的女儿,他唯一的儿子,被坊间塑造成纨绔子弟败家子一个。真实情况如何,鱼不感兴趣。马家大院布局倒是很令人玩味。三位太太,文人气质的马中选是如何平衡的?看了三位太太所居住的宅子,还真得佩服马举人。世间没有绝对的平衡,大面上过得去就已是不易。

马中选的大太太是母亲的贴身丫环,鱼猜想,会看眉眼高低、体贴会服侍人是这位太太的强项。马家早年并不兴旺,同甘共苦的女人兼母亲派来的督军是马中选对这位太太不薄的原因,更何况马家传宗接代也是由这位太太完成的。从院落和屋里陈设可看得出,这位女子是位识大体的人,这就太难得了。
上图为马中选的书斋。马中选在这里研究中药秘方,练习书法。马中选靠中医起家,写得一手好字,蝇头小楷在当地颇有名气。中堂六条屏为傅山真迹。中间四季花草,两旁对联:四壁图书成雅集,五更风雨入悠眠。室内一对红木蓝底玉雕大衣柜为国内罕见珍品,柜子装饰采用玉石和大理石镶嵌了如意钩,仙鹤,桃榴,佛手等吉祥图案,奢华而不张扬。
坊间对马中选的二太太颇多微词,大抵可以一言蔽之:善妒。这位年纪相当、门当户对的女子,鱼猜想是马中选事业上升期时势在必行的家族联姻。而马中选的最爱三太太则是与他一见钟情的新式女子。既不是戏文中常演绎的家道中落皇亲国戚家的小姐,也不是落难女学生,更不是风姿绰约的戏子。她可是山西大家族祁家的千金,容貌才识了得。曾陪父亲谈生意做买卖,一商界女强人。鱼以为马家有了她,才如日中天达到全盛。

鱼对室内陈列的卧榻(上图和下三图)发生好感,这些古朴精美、用料考究的榻具上,发生过多少爱恨情仇。介绍上说这些床多为紫檀木,也有小叶紫檀。

上图为小姐闺房。从留有的照片上看,马中选本人气质儒雅,他的儿子也很英俊(见下第四图左上方)。四位女儿名如其人:大花儿、二花儿、三花儿、四花儿。大花儿姑娘嫁给了百川通财东祁县渠家。百川通平遥十大票号之一,成立于咸丰十年(1860),一共经营了五十九年,到民国七年(1918)歇业。


马中选唯一儿子的卧室。墙上有他的相片。众口一词说他娇生惯养不成器,说马老爷最失败的地方就是教子无方,偌大的家业毁在此人手里。鱼看着相片总觉得他不会如此不堪。生逢乱世,有些时候身不由己。他老子创业时的机遇早就没了,晋商从此一败再败的境地,不能由这么个没经历过挫折和磨难的大男孩承担!

上图是堂屋,老夫人家训的场所,马中选是有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家教很严。堂屋门前有座石塔,风水上讲为镇宅用。被比作如定海神针,雕刻技艺精湛。

进到堂屋里面,左边是马中选的卧室,右边是老夫人房,也就是马中选母亲的卧室。堂屋外面左侧是少爷房。院子里东西厢房是大太太房,二太太房,花儿房。下面的女人相片是马中选的二太太唯一的照片,可惜被破坏了。即便这样仍可以看出二太太容貌秀丽,大家女从小有优越性,嫁给马中选后,地位尴尬。说她尖酸刻薄,鱼很理解。不吃醋的女人太少了,除非她不爱这个男人。好在她生了一个女儿,从书文到女红再到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也算是慰藉吧!



上图时没有对外开放的马家大院部分,还有人居住。


上图中那道圣旨,就是慈禧太后还给马中选的五千万:“千万要快乐,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平安、千万要惜福、千万要知足!”没错,五个千万,最后一个“要知足”,身为举人的马中选该不会不明白圣意吧!其实慈禧也觉得这样赖掉有失风度,于是特批马家可以享受皇家的待遇:比如可以用龙的图案做装饰等。临了,又觉得空头支票开多了,加送了两件珍玩给马中选。

浴室内:大木制浴盆、逍遥椅、梳妆台、床,浴后休息一应俱全。

上图中那栋西洋楼,是马中选为三太太修建的楼房。可三太太并没在这栋楼里待很久,这栋楼和附属花园后来和马中选的二太太的居所对调了。为什么坊间说二太太牙尖嘴利看三太太得宠,闹得不可开交,三太太大度息事宁人就把独楼让给二太太了。鱼注意到这两位太太居所很近,西洋楼位置殿后,也就是说,以往马中选去三太太处要经过二太太居所。鱼的理解是二太太每天要看着马中选过门而不入,这大约是她闹着去独楼住的症结所在,眼不见心静。这两处住宅之间有一块较大的场院,场院左侧修筑了一面巨大的“五福临门”影壁墙(见下图),墙中央巨大的红色“福”字,周围还画有四只蝙蝠。

在这个影壁墙背后的另一处院落,是覆水难收的被售出的马宅部分。
影壁墙对面是条小巷,由66个方砖石和108个磨盘石组成。导游词这样说:“这叫修心石。代表踏踏实实做事,方方正正做人才能六六大顺,108在佛语中代表圆满,
在门口处分开成一个“人”字,并朝向西花园三太太的住处,寓表马老爷的人生从此开启,也能看出三太太对他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上图中最上面那幅图为二夫人院落,在一处房檐下挂着横幅“马氏第六代传人接待处”。据说那里只是景区管理人员办公场所。



上图和下二图为马家珍宝展展厅内部布展情况。在西洋楼楼上也有展厅,不过鱼和先生去时不开放。




感谢朋友们和鱼一起徘徊在马家大院,感叹物是人非。下期平遥古城城隍庙二郎庙再见!
有关链接:
一、当铺钱庄票号金融三姊妹
明清街上,当铺、钱庄、票号比比皆是,彰显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当铺、钱庄、票号是金融业的三姊妹,其主要特征是:当铺以抵押放贷为主,钱庄以信用贷款当家,票号以货币汇兑称王。以生命力和数量讲:当铺居首,钱庄次之,票号为三。按经济实排排:票号第一,钱庄第二,当铺第三。从经营对象看:当铺面向穷苦大众,范围最广;钱庄联系小型商贸业,市场较大;票号紧贴官府、钱庄、巨富收益匪浅。拿资本构成看:三业均为股份制。可见股份制历史悠久,并非改革开放引进的洋货。
在平遥古城古代民居中,马家大院以规制严谨、功能齐全闻名。它集建筑、民俗、起居、商贾于一体,成为了平遥古城内建筑装饰风格的代表,可以说是极富艺术魅力、极具观赏价值。
马家大院是“平遥四大家族”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也是平遥古城内的第一大宅。大院总体布局俯瞰酷似大大的“马”字形,隐喻马家事业“马到成功、一日千里”之意。这里保存了原有马家器物千件有余,价值连城,被誉为“家私王国,中华一绝”,并有民间流传的“拉不完、填不满的马家地下金库”之说,是平遥县城内典型的豪宅之一,且丝毫不逊于名声上更胜一筹的乔家大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马家大院,占地九亩之多,是平遥“四大富商”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后经同治、光绪几十年的不断修建,逐渐形成了一座宏伟精美的建筑群体。共有3座大院、6座小院、房屋197间。大院总体布局鸟瞰酷似大大的“马”字形,以此告诫后代永不忘本,隐喻马家事业“马到成功、一日千里”之意。
纵观全院,外观高大威严,四周皆清水砖墙,内部富丽精巧,井然有序,代表了我国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模式。夜晚一关门,俨然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王国”。
马中选出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自幼聪明好学,而立之年中举人,但未出仕,投身商贾,当过平遥票号“蔚”字五联号之一的蔚丰厚票号驻宁夏分号的掌柜总号二掌柜、大掌柜,合伙投资创办“平遥蔚长盛布庄”。家资富有,财力雄厚。
三、平遥四大家族
晋泰昌记布店为山西平遥邢村(今喜村)毛鸿翙(hui)和东岭(今乔家山村)乔怀瑾、乔怀玠兄弟在光绪九年合股创立(一说为乔家兄弟创立),主营布匹、棉花生意,兼作票号业务,为晋商平遥商帮。平遥毛鸿翙在清道光时期为日升昌票号掌柜,至其孙毛履泰经营繁盛一时。乔怀瑾以布店学徒出身,从经营布匹棉花起家到开展多种业务,乔怀玠也做过日升昌分号经理。乔家和毛家先后合股开设票号、钱庄、布店、绸缎庄、烟店、当铺等多个商铺,至宣统初年时生意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闻名山西乃至全国的两大财东,商号遍布全国三十多个地区以及海外各国。至民国年间毛家渐己衰落,乔家生意仍兴旺一时,1930年,晋钞作废,毛家票号生意遭到重创,其商铺大多歇业、转让,抗战爆发,乔家商铺屡遭日寇劫掠,再不复旧日繁华。
毛鸿翙,生于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从小就喜欢经商,十三四岁便弃学,离家进平遥县聚财源粮油店学徒。在聚财源学徒时,虽办事踏实,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重视。但通过一次买油篓分油事件,显示了他的精明能干。在中秋节前,店掌柜派他去晋北采购胡麻油。当他赶到此地时,油坊之油已被他人预订一空,但尚未提货。毛鸿翙失望之余冷静分析,突然灵机一动,果断决定将油坊附近村庄的油篓全部买断。当订户按预定日期前来提油时,照例先到编篓房去买篓,但无篓可买。订户焦急地向篓房了解,才知是平遥聚财源的毛鸿翙已将油篓买断。他们便去找毛鸿翙分篓。毛鸿翙提出分篓条件,即买一只篓须分若干斤油,并且油篓也加了价,订户无奈,只好答应。这样,毛鸿翙不仅顺利地购买到了油,而且赚到了油篓的加价。后来这件事传开,整个平遥城的人都对毛鸿翙刮目相看。
毛鸿翙“买油篓巧分油”的故事雷掌柜早日听说过,决心要把毛鸿翙收入麾下。后几经周折,终于如愿以偿。毛鸿翙进入西裕成后,做事沉稳,头脑灵活,干一行,很快便掌握了颜料行业的购销特点,成了行家里手,在经营中大显其才,赢得了同仁的敬佩。并得到了东家的赏识。
1823年(道光三年)左右,西裕成颜料铺改成了后来赫赫有名的日升昌票号,毛鸿翙被提升为副总经理,雷履泰担任总经理。毛、雷两个都非常能干,俩人同心协力,日升昌票号的生意也蒸蒸日上。
但由于年龄的悬殊、经历的差异、经营思路的不同,也会有一些不同见解。久而久之,两人渐渐互相猜忌,最终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
1825年(道光五年),毛鸿翙只好被迫辞职。
毛鸿翙离开日升昌票号后,正赶上介休蔚泰厚绸缎庄的财东侯荫昌酝酿组建票号,于是财东侯荫昌马上聘任毛鸿翙为蔚泰厚绸缎庄的经理,并由毛全权负责改建票号的工作。1826年(道光六年),蔚泰厚绸缎庄正式改为蔚泰厚票号,毛鸿翙成为第一任经理,多年的副经理终于转了正。
蔚泰厚的号址,就扎在日升昌隔壁,毛鸿翙的这番举动,或多或少有与雷履泰一较短长的意味。日升昌大院里的恩怨,在更大的舞台上伸展开来。
毛鸿翙为了报答侯财东的知遇之恩,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票号的业务都蒸蒸日上,毛鸿翙以他敏锐的商业眼光和丰富的经营实践,又建议侯东家把侯家的蔚丰厚绸缎庄、蔚盛长绸缎庄、天成亨布庄都改为票号,组成“蔚”字五联号。毛鸿翙遂成为五联号总管。这样,毛鸿翙的经营天才得以充分施展。
从此,蔚泰厚票号与日升昌票号展开竞争,凡日升昌设分号之处,蔚泰厚也设之,分其生意,争其利益。在毛鸿翙的拉拢下,日升昌几位精明强干的伙友也随毛鸿翙进了蔚泰厚,毛鸿翙把他们充实到各地分号,与日升昌抗衡竞争。蔚泰厚改营票号后,获利猛增。侯财东对毛鸿翙更加信任,完全放手让他经营。
业务上的竞争,促进了双方票号的兴盛和发展。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获胜,毛、雷二人不断完善票号的内部管理,想方设法扩大业务。毛鸿翙把发展的触角伸向了全国各大省份,且占居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上海、北京、天津、苏州、广州、厦门等地享有盛誉。
结果,两人的这种激烈竞争,反使山西票号业迅速发展起来。
毛鸿翙在侯家“蔚”字票号担任经理39年,为侯家挣了几百万两白银。
毛鸿翙在蔚字票号任总经理的二十多岁年中,一直想开办自己的票号。最初先以所赚薪金,投资于购买经营土地上,在安泽一带购置土地五百多项,在中条山购置林山六七处。土地、林山全部出租,每年仅地租就收入四千余石粮食。为经营土地,专门设立"义泰昌粮行"。同时,在平遥城内设有晋泰昌布庄和日生烟店。为搞好烟店,又在晋南曲沃县设有日生烟厂,专门制造旱烟。经长期苦心经营,终于在同治四年(1865),积累了足够资本,出资创办票号蔚长厚,由其孙毛履泰经营。
1865年(同治四年),毛鸿翙去世,享年78岁。
毛鸿翙的苦心经营为平遥毛家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毛家迅速成长为平遥的商业巨族。
业务上的竞争,促进了双方票号的兴盛和发展。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获胜,毛、雷二人不断完善票号的内部管理,想方设法扩大业务。毛鸿翙把发展的触角伸向了全国各大省份,且占居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上海、北京、天津、苏州、广州、厦门等地享有盛誉。
结果,两人的这种激烈竞争,反使山西票号业迅速发展起来。
毛鸿翙在侯家“蔚”字票号担任经理39年,为侯家挣了几百万两白银。
毛鸿翙在蔚字票号任总经理的二十多岁年中,一直想开办自己的票号。最初先以所赚薪金,投资于购买经营土地上,在安泽一带购置土地五百多项,在中条山购置林山六七处。土地、林山全部出租,每年仅地租就收入四千余石粮食。为经营土地,专门设立"义泰昌粮行"。同时,在平遥城内设有晋泰昌布庄和日生烟店。为搞好烟店,又在晋南曲沃县设有日生烟厂,专门制造旱烟。经长期苦心经营,终于在同治四年(1865),积累了足够资本,出资创办票号蔚长厚,由其孙毛履泰经营。
1865年(同治四年),毛鸿翙去世,享年78岁。
毛鸿翙的苦心经营为平遥毛家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毛家迅速成长为平遥的商业巨族。
毫无疑问,在票号控制中国经济命脉达一个多世纪里,毛鸿翙作为票号的中坚人物,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得他驰骋票号40载,创造了早年毛家的最初产业。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后来者毛履泰(毛鸿翙的长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展宏图,创造了大量财富,将票号推向了中国历史的巅峰。
毛鸿翙的成功绝非偶然,与他的吃苦耐劳、创新思路不无关系。直到今天,毛鸿翙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仍值得我们效仿。
在平遥邢村(今喜村)毛氏家族中,毛鸿翙是毛家万贯家业的奠基者。之后,毛鸿翙的长孙毛履泰继承祖业,并使之光大发展,为毛氏家族做出了巨大贡献,堪称晋商一代骄子、毛氏家族一大功臣。而毛履泰的儿孙、侄儿侄孙们,即“德”字辈和“述”字辈,却挥金如土,腐化堕落,使偌大的一个家业被轻易地挥霍殆尽。毛氏家族的兴衰荣辱,展示给我们一幅平地起家的“创业图”,也呈现给世人一块“富不过三代”、“守成不易”的警示牌.
有关链接内容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