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春天里游江南·拍案湖州三绝:飞英塔;府庙;潮音桥

标签:
湖州飞英公园飞英塔·塔里塔湖州韵海楼桥里桥·潮音桥庙里庙·湖州府庙 |
分类: 江南行:冀豫赣浙苏鲁冀 |
这期封面三图分别为湖州三绝:塔里塔--飞英塔图一;庙里庙--府庙图二;桥里桥--潮音桥图三



去府庙有些幸运,府庙前有市场,很多车子停在路上,鱼去时恰好一老弟提车出来,多问他一句,这地儿停车没人管。大喜,锁好铁狗四毛和先生雨中赶往府庙。







离开府庙不过早上八点五十,雨还在飘洒。去飞英公园路上也挺顺当。只是到了公园南门入口才叹气,没有停车位。对面的酒店门前停车位满员。鱼有点心急,沿着塔下街开始撒目,希望奇迹出现有停车地。鱼在塔下街溜达了两个来回,竟然忽视了这里是单行线,而且地上交通标识不能左转。







飞英公园南门为五间五楼牌坊门,飞英公园四个字是沈鹏书写。鱼后来才知道,飞英公园其实有主入口,在环城北路,那里有停车场。

飞英公园1997年建成开园。公园内有国家重点文保:飞英塔。公园内还有湖州府遗存的龙凤石柱,六百多岁子孙成群簇拥的老银杏子,颜真卿为编撰《韵海镜源》而始建于州治后园的韵海楼,南朝梁太守柳恽始建于湖州府治西侧、颜真卿题字刻石的西亭,原北宋太守孙觉始建于府治内的墨妙亭,始建于南朝梁吴兴太守萧琛、历代湖州府驿馆的霅溪馆。只不过韵海楼、墨妙亭、西亭、霅溪馆多是异地迁移且都是后代重建,飞英塔的资历最老,当仁不让成为园中元老。鱼以为飞英塔无论外形和内质,都能代表湖州。它奇特的内外塔合体结构,不能说惟一,现在敢称不二。公园免费,进塔二十元。

飞英公园内有双塔擎天、问石忆史、飞英揽胜、韵海清风、墨妙古韵、西亭晚晴、溪馆待月、六客醉秋等八景,与塔相呼应。
图片右侧,即位于飞英公园东南隅的墨妙亭,北宋熙宁五年湖州知州事孙觉始建于州府北隅,并将汉晋以来古文遗墨和前人赋咏百篇刻石麋集于亭内。苏轼曾作《墨妙亭记》和《墨妙亭诗》。墨妙亭内古碑毁于元兵入境。清光绪末年湖州籍藏书家“皕宋楼”主陆心源搜集境内所剩遗碑重建。民国17年,郡人俞宗濂又重建墨妙亭于吴兴公园(即湖州人民公园内)。1968年,再度被拆,许多石刻被毁,著名的冯可宾竹碑也被毁于一旦。1996年重建于飞英公园东侧,嵌有元、明、清遗刻12方,新刻苏轼《墨妙亭记》,曾巩的《墨妙亭》诗碑。
陆心源的藏书以富宋元刊本而著称。本世纪30年代有人据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统计,其实数是:北宋刊本7部80册,南宋刊本114部2611册,元刊本109部1999册,都是极其名贵的海内孤本。陆心源的藏书在1882年《皕宋楼藏书志》撰成时已达15万卷,1907年,其子陆树藩将皕宋楼、十万卷楼藏书出售时,其实数是4千部20万卷4万4千多册。1908年陆树藩又将守先阁藏书捐助给刚兴办的海岛图书馆,据《陆氏守先阁捐助书目》记载,有1千余部1万4千余册。由此可见,在陆心源藏书散出前,藏书总数为5千部,近6万册,25万卷左右。
陆心源之子陆树藩将皕宋楼藏书卖给了日本岩崎弥之助财团静嘉堂文库!!!
上图为子孙团聚其乐融融的银杏大家庭,下图为飞英塔隔湖对视的飞英堂。
上图中的亭子就是西亭,和飞英堂一样是现代建筑。
飞英堂隔洗墨池望飞英塔。
韵海楼为五间两层楼,为清代重建建筑,匾额为近代书法家张宗祥题写。1992年移到飞英公园。现在里面是颜真卿纪念馆。
唐大历七年至十二年,颜真卿任湖州刺史。颜真卿善书法好文学,为人胸襟坦荡,礼贤下士,奖掖后进,许多文人闻风趋之。任上期间,颜出资延请当地文士编纂《韵海镜源》,凡360卷,开我国民间编纂字典先河。颜氏周边迅速形成以其为中心,诗僧皎然、陆羽、顾况、刘长卿、李季兰、韦应物、刘禹锡、孟郊、张志和等一批在当时诗坛颇有建树的湖州文人群体。
据说颜真卿初到任时,张志和去拜访。颜察其所乘之舟破旧,出资另造一叶送他。舟成之日,颜真卿赋诗以记。今此诗已佚,但皎然和诗仍在。








鱼是惜福之人,那天是五月二号,飞英塔参观者只有我和先生两人。鱼的胆子很大,于是在无人盯防的前提下,鱼独自一人爬到了飞英塔外塔的顶层,俯视内塔的感觉真爽!









飞英塔内塔石塔的细部照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鱼新建的相册《嚼英咀华--湖州飞英塔》去观看。
韵海楼在原湖州市人民公园内。因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编辑的《韵海境源》书名而得。颜真卿(708-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博学工辞,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其楷书厚后而雄劲,正而不拘窘、压而不板滞,世称“颜体”,著有《颜鲁公集》,有多种碑刻传世。颜真卿曾于大历七年(772年),任湖州刺史,为官清正。湖州曾建有“鲁公祠”、“三贤祠”(三贤即颜真卿、苏轼、王十朋)纪念他。在湖州任刺史期间,颜真卿用自己俸禄邀请江东名士江东海、萧存、陆自修、裴澄、陆羽等人编辑《韵海境源》360卷,是我国最早的大字典之一。后人因其在文字学上的贡献,特造韵海楼纪念。有楼房5间,后连平屋3间,面积 294平方米。
飞英公园位于湖州市区东北隅,始建于1996年,1997年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公园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英塔命名,占地面积近3公顷,耗资达3400万元。园内除了国家级文保单位飞英塔之外,还汇集了湖州城历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古迹,其中有唐代湖州刺史、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编撰《韵海镜源》的韵海楼;始建于北宋的墨妙亭;写有"飞英塔"出处的牌楼;有当年苏东坡、张先、陈舜俞、杨绘、李常、刘述等文人达官谈诗品茗的六客堂;还有与吴兴地名有关的西亭、霅溪馆等,是湖州名胜中新涌现的一朵奇葩。飞英公园正门是三列式重檐翘角的赭红色大门,门额由全国书协主席沈鹏题写。进门迎面巨大的岩屏上镌有"飞英揽胜"4个大字,以此为起点,中轴线上最大的景点是新建宋式规制的飞英堂、飞英塔。左侧有韵海楼,系纪念当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在郡编著大型字书《韵海镜源》而建。墨妙亭,始建于宋熙宁五年(1072年),当时任湖州太守的孙觉搜集境内自汉唐以来古碑遗刻建亭以存之,他的挚友苏轼为此写了《墨妙亭记》。今亭内陈列元、明、清三代碑刻13方,其中的元至正六年(1346年)赵雍(赵孟颍之子)所书的《湖州路重修府治记》最为珍贵。右侧有"溪馆待月"一景。南朝梁代太守殷琛曾置白馆,原系东晋名相谢安故宅,唐刺史颜真卿改名溪馆。飞英塔西侧有"六客醉秋"一景。湖州六客堂始建于北宋治平、熙宁年间,因曾分别有6位文人聚于府署后园而名,其间大诗人苏东坡两度与会,遂成文坛佳话。至南宋,诗人王十朋为湖州太守,曾有长诗歌咏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