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可算作古城,历史亦算古久。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属于肃慎、东胡族活动区。燕昭王十二年即公元前三百年,属燕国辽东郡属地。五里河公园中心广场的雕像秦开像,表述了这一史实。秦开却胡应是沈阳归汉民族统御的肇始,秦开也就成了沈阳城第一位荣誉公民。
沈阳一名源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设置的沈阳路。因地处沈水(今浑河)之北,水北为阳,故而得名。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始称盛京,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设为奉天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奉天省。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奉天为沈阳市,1913年日侵时期,又改成奉天市。1945年至今称沈阳。
清军入关前,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在沈阳敕建了“七寺四塔”。七寺是:实胜寺、玛哈噶喇佛楼(又称玛哈噶喇庙)、长宁寺(又称御花园)、永光寺、延寿寺、广慈寺、法轮寺。并在距沈阳故宫太庙五华里的四个方位建了东、西、南、北四座塔。其中永光寺、延寿寺、广慈寺、法轮寺为四塔的塔寺。这四塔四寺互相陪衬,浑然一体的建筑群。七寺四塔皆属藏传佛教。写到这里要多说几句。宗教是统治者教化民众,安抚疆民,巩固中央集权的有效工具。努尔哈赤的雄韬大略就在于他崇奉蒙、藏民族的喇嘛教,弱化本族宗教萨满教,终成霸业。他的历代继任者又将这一宗教政策发扬光大。沈阳的七寺四塔建成藏式,就很好理解了。
据寺内石碑记载:“盛京四面各建庄严宝寺,每寺大佛一尊,左右佛二尊,菩萨八尊,天王四位,浮图一座,东为慧灯郎照,名曰永光寺;南为普安众遮,名曰广慈寺;西为虔祝圣寿,名为延寿寺;北为流通正法,名曰法轮寺。”四塔寺象征四大金刚威镇四方,护国安民,护佑
“国无祲灾”、“五福齐来”。这四塔创建于清崇德八年即1643年,竣工于顺治元年即1644年。《世祖实录》顺治元年六月十八日条:“盛京四郊塔工成,赐诸喇嘛宴,及鞍马、币帛、器皿等物有差。”即四塔于1644年六月完工。满文档案还记载,顺治元年六月十九、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日,分别对北塔、东塔、南塔、西塔逐一开光,并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仪式,可见当时对四塔的重视程度。
四塔的建筑结构大体相同,塔高均为33米,占地各为225平方米。都由基坛、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塔基坛方形。方石垒边,大青砖砌内,似汉字“亚”,侧视若二层阶梯状。立面为凸柱,仿门。四柱三空间。两边门柱内各有一个砖雕的雄狮,张牙舞爪,威猛站立;中门为火焰浮雕,焰顶一宝珠。基坛余下三面皆同。塔基基坛的上下都有古朴优美的倒莲座和西番莲花纹。方形基坛上面还有三层呈瓶状的圆坛,圆坛上面是藏式的塔身。在塔身内的南面有一个三朵莲花的佛龛,里面供有泥塑佛像一尊。每个佛龛周围都刻着美丽的玻璃云珠。塔中空。另外,有二根长约15米的铁条,从塔身底部向上延伸到塔顶,直接连着塔顶的太阳,若避雷装置。塔身上是十三轮重盖。由锡青铜制成,下盖似覆盆,内有十二个铎,风动铎响;上盖托一轮新月,一太阳在其怀内,皆锡青铜制成的;周围火焰似浪涌,浪尖有一颗宝珠,光茫四射。整座塔,造形古朴优美,雄伟壮观。
四塔寺的建筑布局也基本相同。寺院都是坐北朝南,山门三楹,进入山门左右有钟楼鼓楼各一座,正中是三楹天王殿,左右有二座碑亭,东西两边是配殿,天王殿后面是五楹大殿。由于塔寺方位的不同,所供之佛也不同。东塔永光寺供奉“地藏王佛”;西塔延寿寺供奉“长寿佛”;南塔广慈寺供奉“千手千眼佛”;北塔法轮寺供奉“天地佛”。乾隆皇帝曾为四寺题写匾额,分别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盛京当年七寺四塔中,属实胜寺和法轮寺香火鼎盛。





现在的北塔护国法轮寺坐落在皇姑区北塔街二十号。地载门外五华里。文献中,清高宗弘历四次东巡盛京有二次到北塔法轮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到北塔法轮寺题诗如下:圣建四浮塔,斯惟城北隅。 欲因示蒙古,就止事浮图。是曰亲瞻相,堂年缅创模。法轮演国语,永佑万宗都。
第二次御驾亲临法轮寺是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也留有诗文:梵语转轮王,又称帝释天,盖司世间者,皇王之渭然,世出世间法,相需相得诠。四塔围都城,斯乃居北焉,果然一统成,佳兆巳符前。兹令符国语,二乘因以宣,诸事费忘旧,二陵应鉴旃。
由此可见法轮寺当年规格很高。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法轮寺正殿格扇及供桌、大经柜及柜内108部经文全部被焚毁,佛龛大座、木床、法器等物品均被毁坏。比起另外三塔寺来,北塔与护国法轮寺相对完整存留到今天,实属幸事。
当年进入山门后,可以看见东西两座碑,当年碑在碑楼里,现在空余两碑,碑上以“四体”书的内容也湮没殆尽。两侧另有钟鼓楼,现楼已不在。大殿五楹,位于寺院的正中。往昔殿门上高悬着乾隆御书“金镜周圆”的匾额;殿中供奉六尺高的泥塑“天地佛”一尊;左右供泥塑五尺的“太阳”、“太阴”各一尊;东西两边供高五尺泥塑“八大菩萨”八尊;在“天地佛”前供“迈达里佛”一尊。这一切在今天的法轮寺大殿找不到一丝痕迹,都无了踪影。此时大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目犍连,舍利弗师徒三尊;宗喀巴,贾超杰,克主杰师徒三尊;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大威德金刚密宗三大本尊(也称四臂观音,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
1949年以前,农历三月十五日,是天地佛诞辰日。这天庙里办佛会一天,庙外办庙会一天。各个喇嘛寺庙都派人来协助接待信徒和念经,盛况空前。这天,平时不开的山门清晨五点钟就大开,众多善男信女为求子嗣蜂拥而至,争先恐后挤进大殿,给“天地佛”上香,摆供品,再下跪磕头祈愿;山门外的庙会场地,各种食杂,供品一应俱全。摆摊卖艺的,叫卖的,人声鼎沸。昔日的此番场景只能在影视作品中品味了。新中国成立后在东北实行无宗教示范区,从1950年始,法轮寺屡招破坏。历史是波浪式地重复。
1987年整修后的法轮寺对外开放,那时大殿里仍有天地佛。1998年修缮后,天地佛还在。法轮寺今天的脱胎换骨要归功于法轮寺主持夏坝活佛。2002年9月时任下坝麻通寺法台的夏坝仁波切兼职到沈阳护国法轮寺。法轮寺开始对外开展法事活动。每年春夏秋三季,夏坝活佛在护国法轮寺广开法筵,主持法会,用汉语讲授了《心经》、《无量寿经》、《菩提道次第直授•安乐道》、《菩提道次第直授•速疾道》、《修心七义论》、《入菩萨行论》、《亲友书》和《土观宗派源流》等诸多经论,以及各种密法灌顶和实修闭关引导。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红尘,如甘露,使清净的教法,沁入心扉。从此法轮寺蒸蒸日上,香火复归到从前。其极盛的程度令原上级主管单位实胜寺即皇寺都望其项背。而且听义工说,法轮寺有位财大气粗的供养人,这也从法轮寺殿堂的修饰中看出。2012年从拉萨扎基寺请的扎基拉姆护法,又为其添加更多的香火。我以为以上是其在沈城密宗寺庙中独树一帜的原因。只不过有些遗憾,天地佛看不见了。没了天地佛的法轮寺有些怪异。
法轮寺大殿前东、西两侧,各设有配殿。东配殿由北至南有般若智海殿为显宗殿,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八大金刚,十八罗汉。有毗沙门殿为密宗,内供黄财神,财续圣母。客堂和流通。西配殿由北及南有无上大悲殿,护法殿,殿内供修阎魔护法,六臂玛哈嘎拉,吉祥天母护法,经堂。护法殿与经堂间有小殿供扎基拉姆护法。东配殿靠北塔塔院有一玛尼堆。塔院内有转经筒,灯床,磕长头的石床。北塔目测也只有二十多米,与文献中说的33米差距太大。我仔细看了塔刹,那可是四塔中唯一原配啊!正南向的塔龛里为六字真言,无佛像。与其他三塔最大的不同是塔基有四方台,供奉释迦牟尼佛等诸佛计36尊。皆石质金身。
出了法轮寺,悲从心生。与实胜寺略同,皆淹没在高层住宅小区里。东向被围,西向百米亦是高层住宅。南向略好,为广场。实胜寺更悲摧,东南皆被高层封堵,上午难见阳光。二寺北向皆有五层老民宅楼,想必若干年后,皆会沿革成高层住宅楼。




南塔广慈寺现位于沈河区南塔街71号。德盛门外五华里。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广慈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寺南塔一座、山门三楹……。大殿正中供“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普安众庶”,清朝弘历皇帝在乾隆八年御书“心空彼岸”的匾额,来赞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如今的南塔,1905年损毁于那场匪夷所思的日俄战争。交战国在第三国国土上作战,这第三国竟然还保持中立!民国八年1917年,由喇嘛达赖但加卜修复。1968年又被文革毁坏。1986年修复时将西塔的塔刹借来,李代桃僵啊!而它的塔刹则顶在东塔上。同年塔西建广场,并塑一石质布袋和尚,五子登科状!教人心生疑窦,为何不立观音造像。2003年政府要恢复四塔寺,在此政令下,2005年,在塔周砌上围墙,权作广慈寺。原先偌大个寺址大部分已成坤道场蓬瀛宫的所在,余下不多划归公园。
广慈寺寺门西开,山门窄小,入门即见一石质观音立像,不是千手千眼观音。其身后即南塔,实在逼仄。塔目测也只有二十多米,正南塔龛内供六字真言。前有香炉,两个磕长头的石床。无天王殿,无大殿,只有寒酸的三间僧房,注视着拜塔的人们。塔四周各有一青砖堆起的方坛,上立塑质经幢。
绕塔三周,叹塔之命多舛:塔虽在,可如果你把圈围南塔的小院落叫广慈寺,我也得点头说是。南塔公园不小,蓬瀛宫更是金碧辉煌,威仪四方,唯有广慈寺降格为塔院,护卫南塔。免其再招毁损?佛之兴废岂能一小砖院护得?



西塔延寿寺,现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敦化一路55-1。外攘门外五华里。西塔建于崇德五年1640年,顺治二年1645年完工。大殿正中供奉“长寿佛”,每年旧历五月初一是长寿诞辰日,办庙会一天。人们在这一天拿着供品到寺里拜佛,祈祷祛病延命长寿。在乾隆八年1743年,清太宗弘历御书“金粟祥光”匾额一块(“金粟”乃是“如来佛”的简称),挂在大殿。
清末至满洲国期间,朝鲜人来沈做生意多聚集西塔一带。后来日军侵华,部分朝鲜劳工又聚拢在西塔附近。他们的到来使延寿寺的香火鼎盛一时。祈祷佛菩萨加持,保佑平安,不光是多难的朝鲜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祈愿。然而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延寿寺遭到前所未有的毁灭。1967年,延寿寺内建筑全部被拆除,所有佛像和渣土一起被倒入浑河。沈阳成了东三省无宗教示范区。1968年飘摇中的塔被拆,地宫内现珍贵文物。1998年,由市政府出资按西塔塔基原貌恢复西塔,复建后的塔高26.33米,塔基座占地256平方米;同时恢复其配套建筑山门,天王殿,大殿,两厢配殿。重造的延寿寺外观古朴典雅,布局合理;殿堂内佛像庄严,金碧辉煌。2007年10月21日特举行全堂佛像开光庆典,高僧大德及善信千余人云集于此,轰动一时。
来到西塔一入山门即见西塔,抬眼从塔基看到塔刹,慨叹其为赝品,思忖为什么。中殿弥勒不同寻常大肚示人,头冠带为兜率天讲法。延寿寺毗邻西塔街,离太原街也就三站地。人们宁愿去领略太原街的繁华,西塔街的喧嚣,也很少来这里烧香、礼佛。当年的虔诚已被岁月洗礼掉了,为父母祈寿,为亲朋好友求健康多寿,远不如求财。财来,一切皆解。作为“盛京四象”,如今西塔街的摩肩接踵,确有其百年商业渊源,然总有些令人失望。不能否认,西塔的复建至少还原昔日盛京集市兴隆,有地标贡献。





东塔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抚近门外五华里。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永光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山门三楹。寺东宝塔一座,禅堂僧房二十四间。乾隆皇帝还为该寺题写了匾额“慈育群灵”,悬挂在寺内的大殿之上。清末民初,在金梁撰写的《奉天古迹考》里,“东塔春耕”入选新“盛京八景”。现东塔还健在,而永光寺则无存。
说到东塔,有必要提一下沈阳东塔机场,历史上亦叫奉天东飞行场。机场始建于1920年,它是东北地区最重要和最大的机场,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个规模较大的机场。1989年4月,随着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东塔机场结束了作为东北民航主要进出港基地的历史。提及机场不是要说旧日辉煌,而是东塔的塔刹部分被由机场起降的飞机撞坏,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四塔的塔刹部分张冠李戴。此次撞击也进一步加剧了塔身残破。
1984年沈阳市政府对东塔加以修建,环塔周划地建“东塔园”。游园周围新建了与古塔相协调的明清式围墙和大门。园内修复了两座碑亭,铺装了仿清砖板路,栽植了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古香幽静。如今,在东塔东西两向的碑亭中,仍可见两块《敕建护国永光寺碑记》,记述了建四塔的目的、规模及起讫时间。
盛京四塔,设计完美,古朴庄重,工艺精湛,展示了清代高超的建筑艺术与民族特色,是中国古代建筑之杰作。有资料表明,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就是仿沈阳四塔之作,它建于1651年,晚于四塔,基座为素面,艺术价值逊于四塔。清代沈阳文化名人缪东霖在《陪京杂述》中也记载:“按沈阳建造之初,具有深意,说城内中心庙为太极,钟鼓楼像是两仪,四塔是四象,八门像八卦,郭圆像天,城方像地。角楼、敌楼各三层共三十六像天罡,内池七十二像地煞,角楼敌楼共十二像四季,城门瓮城各三像二十四气。”于是,后代有了关于沈阳城在易经中的相对应说法。
当初建造四塔寺寄寓了统治者的美好愿望:祈求长治久安。然而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国富民强岂是你造塔建寺能佑护的。四面八方的臣民只有在盛世中才能享受宗教带来的心神气宁。乱世中宗教及其建筑反倒成了首当其冲被捣毁者。盛京四塔啊,愿你们千秋万代护佑沈城。即便有那么一天,也最好是终老病死。
知识链接:
起源于公元前二世纪中期的佛塔,传入西藏后,与藏族传统建筑结合而形成了藏传佛教佛塔的基本形制,其构造由塔座、塔瓶、塔刹和塔顶等四大部分组成。塔座部分由塔座、座阶、塔面(狮子座)、境端、墙檐、塔宫、十美等构成。正视多呈“工”字形,是塔最下面的方形基底。塔瓶(或塔身)部分包括塔身阶层、塔身瓶座、佛龛、瓶门、塔瓶等,多呈瓶形,为塔的中间圆形部分,塔刹部分包括塔刹斗拱基座、拱垫、塔拱、支撑华盖木及莲花盘、十三法轮、阴法轮、阳法轮、华盖缨络、总持慈悲经论、佛幢或塔伞等。塔顶部分包括月亮、太阳和顶饰。佛塔的每个构成部分都有着具体而生动的象征意义。
塔座代表人世间,象征所缘或所依,即僧和僧众。塔阶是连接基座与塔面之间的阶梯。塔面上雕刻着守护智慧之宝(佛法)的狮子,它是佛陀的象征。境端和墙檐象征“趣悟阶路”。塔宫象征佛殿。十美是指富裕地方的十种优美条件,即远近牧草美、田宅土质美、饮灌水性美、础磨石质美、屋薪木材美。总称十美,比喻吸收了一切美好的条件。塔身阶层,以阶梯状象征心灵发展的四个阶段。塔身瓶座,代表五大之一的“土”。佛龛是供佛像的地方。瓶门即塔瓶之门,指塔瓶中间开的小龛,叫“眼光门”。塔瓶,即圆形部分或覆钵部分,代表五大之一“水”。十三法轮又称相轮部,呈圆锥状,象征五大之一的“精进之火”。法轮又代表佛所说法。又象征十三天。大伞状缨络,表示华盖。总持慈悲经论象征宏扬佛法。小伞盖伞状月盘,表示佛幢,它和大伞盖部分共同象征五大之一的“风”。太阳和月亮象征精神或灵。树叶状或爪状部分的塔尖,它与日月共属日月部,象征五大之一的“空”或“神空”。
知识链接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