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的历程》读后感

(2022-11-30 18:05:57)
分类: 读后感

作为一线教师,每天奔波忙碌于七认真之间,偶有的闲暇时光也被各种生活琐事填满了。从以前的一天没好好读书都会觉得空虚,到现在忙碌的都没有时间反思这个问题了,与其说拜读李泽厚先生这本《美的历程》是为了提高文学素养,不如说是这本书带给了我精神上的洗礼。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它所展示的中国美学史不是一片杂乱无章、混乱无序的“乱象”,也不是一些偶然个别事件的堆积或罗列,而是呈现为一种有机的、有序的动态演变系统,一种凸显着“逻辑”的历史阐释和描述。书中对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艺术的审美把握既灵动恰切,充满个性体验与感悟;又理性思辨,洞悉艺术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同时,注重考察艺术品所在的历史文化语境,寻找其历史文化土壤和美学风格成因。

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呢?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待“美”的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同,但在李泽厚老先生这里,“美”并不简单,“美”的背后是历史现实,有残酷,有矛盾,有曲折,有演变,“美”很复杂,也正如他名字中的“厚”字一样——“美”很深厚。“美”可以是青铜器纹饰饕餮纹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也可以是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对死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还可以是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但无论美是什么,哪怕我们看不懂过陶土骨器上从横纹路的意味,说不清青铜鼎上规整符画的神秘,辨不明诸子百家思想的深邃,还解不了明清世俗红尘中烟火的朦胧,也应该知道:这些历史车轮碾过的痕迹有这样一个共性,那就是中国独有的美,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