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课题案例分析(一)
| 分类: 文档 |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课题案例分析(一)
——《山居秋暝》课题导入
宝塔区北关小学
导入课题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导入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效果。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好的导课就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段体现新理念、引人人胜的导入,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显得非常重要。
一、导语采用情景法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朝是诗的黄金时代。它不仅在诗体上创造出了五言、七言律诗,还孕育出了一个灿若明星的庞大诗人群体。其中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颗才冠古今、风华绝代、 光耀千秋的星星外,还有多如恒河沙石的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唐诗的天空熠熠闪光。王维就是其中的一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走近他的诗歌。
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了两个问题,同时也是对孩子们关于唐代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了解、掌握情况的检验。
问题1、有谁知道李白、杜甫的别称吗?你知道他们的哪些诗作?
学生踊跃回答:
李白——(诗仙),《静夜诗》、《将进酒》、《行路难》、《望庐山瀑布》……
杜甫——(诗圣),《望岳》、《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春夜喜雨》……
郝梓潼同学绘声绘色的背诵了《将进酒》,而且能把将(qang)字读准,一下子激发了课题气氛。
问题2、你们知道王维的别称吗?都读过他的哪些诗作?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诗佛。他写的《红豆》、《送元二使安西》、《终南别业》……
有一名同学诵读了《终南别业》。
学生兴趣更加浓烈,从这里我导入课题,先从诗人的生平进入课题。
二、了解诗人感知诗画
2、王维与《山居秋暝》 (出示课件) 王维(701—761) ,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以公元 737 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执政)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期他有济世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因此创作了不少思想积极、 情调激昂的政治诗、边塞诗;到后期他先后隐居于终南山和辋川别墅,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他的山水田园诗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他又喜绘画,擅作远景,又擅画人物、丛竹。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出示图片:
3、略说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或清贫自守而宁愿隐身山林,啸傲烟 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三、朗读课文品诗意,进入新课。
1、出示ppt,学生齐读,感知韵律。
2、播放著名配音演员徐涛的配乐朗诵,学生体会诗中情感,想象诗中意境,感知诗歌情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