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上海提篮桥监狱旧址

标签:
杂谈 |
提篮桥监狱旧址占地60.4亩,拥有10幢4-6层监楼,近4000间囚室,还有工场、医院、炊场、办公楼等建筑,共有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监狱四周有5米多高的围墙,内部除普通监室外,另建有“橡皮监”(防暴监房)、“风波亭”(禁闭室)、“室内刑场”(绞刑房)和室外刑场等特种设施。
1995年6月改名为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几十年,监狱坚持贯彻“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对犯人进行形势、政策、前途教育。组织犯人看书读报,邀请专家、劳动模范、先进人物、被害人和犯人家属来监狱作报告,组织犯人外出参观,并加强考核管理,及时兑现政策,依法实施减刑、假释、监外执行,实行人道主义和文明管理,不打骂体罚,不侮辱犯人人格,给犯人吃饱、穿暖。多年来监狱对盗窃犯、性犯罪、暴力犯、经济犯等不同类型的犯人还开展分类教育,分类改造,并在犯人中普及初中文化教育,多层次开办高中和大专班,参加市文化统一考试,合格者由教育局发给毕(结)业证书。

组织犯人进行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合格者发给技术等级证书。此外,还在犯人中开展诗歌创作、书画工艺美术活动,组织“新岸艺术团”、“提篮桥翻译室”,从1982年起编印铅印的《劳改报》供犯人阅读,建立新岸广播台和有线电视台,用健康、丰富的文化活动陶冶其情操。90年代以来,先后编印了《分类改造文选》、《炼狱心声集》、《两地书》、《忏悔录》、《服刑人员心理健康之友》等著作,还设立了心理咨询门诊部。

上海提篮桥监狱,修建于1903年、被称为“死亡之城”的上海提篮桥监狱是中国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监狱。然而,随着到2010年上海人口将猛增至3000万,而这个位于闹市区的监狱又占据了宝贵的土地,如今上海的官员们将提篮桥监狱视为“发展障碍”。在迎来首名囚犯的110年后,这座监狱将被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