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肾癌细胞的核心培养方法和条件及具体操作流程!
标签:
技术方法操作流程 |
分类: 细胞 |
人肾癌细胞的培养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培养基成分及操作流程,以保证细胞的活性、增殖能力和生物学特性稳定。以下是其核心培养方法和条件的详细说明:
一、基础培养环境
温度:需维持在37,这是哺乳动物细胞的最适生理温度,过低会抑制代谢,过高则导致细胞凋亡。
气体环境:采用5% CO + 95% 空气的混合气体,CO的作用是维持培养基的 pH 稳定(通常使 pH 保持在 7.2-7.4),培养箱需保持湿度饱和(避免培养基蒸发)。
二、培养基与添加剂
不同肾癌细胞系对培养基的需求略有差异,但核心成分相似,常见配置如下:
1、基础培养基:
常用RPMI-1640或DMEM(高糖型),部分细胞系可适应 MEM 培养基,具体需参考细胞系说明书。
培养基需提前平衡至 37,并避免反复冻融。
2、血清:
添加10%-15% 胎牛血清(FBS),为细胞提供生长因子、营养物质和贴壁支持。血清需经热灭活(56,30 分钟)以去除补体等成分,减少对细胞的毒性。
3、抗生素:
常规添加青霉素(100 U/mL)和链霉素(100 μg/mL),抑制细菌污染。
4、特殊添加剂:
部分细胞系可能需要额外添加谷氨酰胺(2 mM),因其在细胞代谢中起关键作用,且易分解,需定期补充。
三、细胞操作流程
1、复苏(从冻存状态恢复)
准备 37水浴锅,将冻存管快速放入水浴中,轻轻晃动至完全融化(约 1-2 分钟),避免温度骤变损伤细胞。
用移液枪将细胞悬液转移至含预热培养基的离心管中,1000 rpm 离心 5 分钟,弃上清(去除冻存液中的二甲亚砜 DMSO,其对细胞有毒性)。
加入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转移至培养瓶,置于培养箱中,24 小时后更换培养基,去除死细胞。
2、传代(细胞生长至汇合度 70%-80% 时进行)
弃去旧培养基,用 PBS(无钙镁)冲洗细胞 1-2 次,去除残留血清和死细胞。
加入适量胰酶,覆盖细胞层,37孵育 1-3 分钟(根据细胞贴壁强度调整,镜下观察细胞变圆、间隙增大即可)。
加入含血清的培养基终止胰酶作用,轻轻吹打细胞至单细胞悬液,1000 rpm 离心 5 分钟。
弃上清,用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按 1:2-1:4 的比例接种至新培养瓶,补充培养基后放回培养箱。
3、冻存(长期保存)
当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活力最佳)时,消化收集细胞,离心后弃上清。
用冻存液(含 70% 基础培养基 + 20% FBS+10% DMSO)重悬细胞,调整密度至 1×10-1×10 cells/mL。
将细胞悬液分装至冻存管,标记细胞系名称、日期等信息,先置于 4冰箱 30 分钟,再转入 - 80冰箱过夜,最后移入液氮罐(-196)长期保存。DMSO 需缓慢降温以减少细胞损伤,也可使用程序降温盒辅助。
四、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全程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操作前紫外线消毒 30 分钟,试剂和耗材需灭菌,避免污染(细菌、真菌或支原体污染会导致细胞死亡或表型改变)。
细胞形态观察:定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正常肾癌细胞多为上皮样,贴壁生长,若出现形态不规则、漂浮细胞增多,可能是污染或状态不佳,需及时处理。
避免过度传代:长期传代(如超过 50 代)可能导致细胞系变异(如基因突变、表型改变),建议保留早期代次的冻存细胞,定期复苏使用。
个性化调整:不同细胞系需求不同(如生长较快,传代周期短;对血清质量更敏感),需根据具体细胞系的特性优化培养条件(可参考 ATCC 等细胞库的说明书)。
通过严格控制上述条件,可使人肾癌细胞在体外稳定增殖,为肾癌的机制研究、药物筛选等实验提供可靠的模型。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