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产车间霉菌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与解决方案!

(2025-10-28 15:02:17)
标签:

知识

技术

方法

预防措施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生产车间霉菌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与解决方案!

 


百欧博伟生物:生产车间霉菌污染是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还可能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霉菌污染的出现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包括环境条件、生产管理、设备清洁等多个环节的疏漏。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污染源头入手,结合科学的消毒方法和持续的环境监测,形成一套完整的防控体系。

 

一、霉菌污染的主要原因

 

1、环境湿度过高

 

霉菌的生长繁殖依赖潮湿环境,相对湿度超过60%时,霉菌孢子容易萌发。生产车间若通风不良或存在积水,会成为霉菌滋生的温床。例如,清洗后的地面未及时干燥,或冷凝水在管道、墙壁上积聚,均可能引发污染。

 

2、温度控制不当

 

多数霉菌在20-30的环境中活跃,部分嗜冷霉菌甚至在冷藏条件下仍能繁殖。若车间温度波动较大或冷链环节存在漏洞,可能加速霉菌扩散。

 

3、清洁不彻底

 

设备死角、缝隙或输送带等部位容易残留原料残渣,为霉菌提供营养。

 

4、空气净化系统失效

 

高效过滤器破损、新风系统污染或压差控制不当,可能使外界霉菌孢子随空气流入车间。

 

5、人员操作不规范

 

员工未严格执行更衣消毒程序,或将污染物带入车间。研究表明,人体皮屑和衣物纤维可携带霉菌孢子,成为交叉污染的媒介。

 

二、预防霉菌污染的关键措施

 

1、环境控制

 

将湿度严格控制在50%以下,配备自动除湿设备;

 

保持温度稳定,高温区域加强局部降温;

 

安装空气净化系统,定期检测浮游菌浓度,确保换气次数≥15次/小时。

 

2、清洁消毒程序优化

 

采用“干法清洁→湿法消毒→干燥”三步流程,避免残留水分;

 

对不锈钢设备和车间空间环境及地面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杀;

 

每周进行一次深度清洁,拆卸设备可移动部件进行灭菌。

 

3、微生物监测体系

 

在关键控制点(如灌装区、包装区)设置沉降菌检测皿,每周采样分析;

 

使用ATP荧光检测仪实时评估清洁效果,数值需≤30RLU;

 

建立霉菌溯源数据库,通过基因测序技术识别污染来源。

 

三、消毒后仍出现污染的解决方案

 

1、耐药性霉菌处理

 

部分黑曲霉青霉已对常规消毒剂产生耐药性。建议:

 

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消毒剂,对顽固污染区域采用蒸汽灭菌(121、30分钟)联合消杀。

 

2、隐蔽污染源排查

 

检查夹层、管道内部霉变情况;

 

对天花板、排水沟等易忽视区域采样检测;

 

更换多孔性材料,改用抗菌不锈钢或塑料制品。

 

四、长效管理机制建立

 

1、人员培训与考核

 

每月开展微生物安全培训,实操演练清洁程序;

 

实行卫生绩效与奖金挂钩制度,强化责任意识。

 

2、预防性维护计划

 

每月检查厂房密封性,及时修补墙体裂缝;

 

每季度更换空调过滤器,清洗风管内部。

 

3、应急响应预案

 

制定五级污染响应机制:从局部清洁到停产整顿,明确各环节责任人。

 

彻底解决霉菌污染需构建“环境控制-科学消杀-持续监测”的闭环体系。建议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制定分级防控策略,必要时引入第三方微生物审计,确保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