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鼠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培养过程中防止污染的操作规程!

(2025-10-22 15:27:10)
标签:

知识

技术

操作规程

分类: 细胞

   小鼠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培养过程中防止污染的操作规程!

 


小鼠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培养中,污染是导致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原代培养,组织来源复杂且操作步骤多)。需从取材、试剂、操作、环境等全流程采取严格防控措施,具体如下:

 

一、取材阶段:源头控制污染

 

1、动物预处理

 

选择无特定病原体(SPF 级)小鼠,避免携带隐性感染(如肠道细菌、病毒)。处死前可通过饮水或腹腔注射抗生素(如青霉素)预处理 1-2 天,降低肠道内源性细菌负荷。

 

无菌取材操作:

 

小鼠处死后,用 75% 酒精全身擦拭消毒,在超净工作台内解剖,避免接触非无菌区域(如皮毛、工作台边缘)。

 

取出结肠后,立即放入预冷的含高浓度双抗的 PBS(青霉素 + 链霉素终浓度各 200 U/mL,常规浓度的 2-4 倍)中,反复冲洗肠腔至无粪便残留(粪便含大量细菌,是污染主要源头)。

 

剥离粘膜层时,若发现肠壁充血、化脓等异常,直接丢弃该组织,避免污染扩散。

 

2、组织处理的无菌性

 

所有接触组织的器械(剪刀、镊子、培养皿)需经高压灭菌或一次性无菌耗材,使用前用 75% 酒精擦拭并在酒精灯火焰旁冷却(避免高温损伤组织)。

 

粘膜组织剪碎后,可先用含抗生素的 PBS 浸泡 10 分钟,进一步减少表面污染。

 

二、试剂与耗材:确保无菌且无毒性

 

1、试剂制备与储存

 

所有试剂(培养基、酶、PBS、血清等)需严格无菌处理:

 

培养基、PBS 等通过 0.22 μm 滤膜过滤除菌(避免高压灭菌破坏成分);酶类(如胰蛋白酶、胶原酶)可分装后 - 20冻存,避免反复冻融导致活性下降和污染风险增加。

 

胎牛血清(FBS)需筛选批次,优先选择经无菌检测(如支原体、细菌)的产品,必要时可 56灭活 30 分钟(破坏补体,减少潜在污染,但可能降低生长因子活性,需权衡)。

 

试剂储存:避免在室温下久放,开封后的培养基 4保存不超过 2 周,添加生长因子的完全培养基建议 2-3 天内用完。

 

2、耗材选择与处理

 

选用无菌包装的一次性耗材(培养皿、离心管、移液枪头),开封前检查包装完整性,避免使用破损包装的耗材。

 

重复使用的器械(如剪刀、镊子)需彻底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121,30 分钟),冷却后在超净台内开封使用。

 

三、操作过程:严格无菌操作规范

 

1、超净工作台管理

 

操作前 30 分钟开启超净台紫外灯消毒,关闭后通风 10 分钟(避免紫外残留损伤细胞);用 75% 酒精擦拭工作台面、移液器及手臂(戴无菌手套后)。

 

操作时,试剂瓶、培养皿等开口需朝向酒精灯火焰旁(形成无菌区),避免瓶口接触非无菌表面;移液时避免产生气泡(气泡破裂可能带入污染物)。

 

2、消化与离心环节

 

酶解体系需在无菌条件下配制,消化过程中每隔 5-10 分钟观察细胞状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超净台外。

 

离心时,离心管盖需拧紧,离心结束后用 75% 酒精擦拭管外壁再放入超净台,打开盖子时避免手指接触管口。

 

3、避免交叉污染

 

不同样本(如正常与病变组织细胞)需分开操作,更换样本时彻底消毒工作台和移液器,更换手套。

 

废弃液体(如消化废液)需倒入含消毒液(如 84 消毒液)的专用容器,废弃耗材(如污染的培养皿)需密封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四、培养环境:定期监测与维护

 

1、培养箱管理

 

每周用 75% 酒精擦拭培养箱内壁、隔板,定期更换培养箱内的水盘(使用无菌水,避免霉菌滋生)。

 

监测 CO浓度和温度:每日观察培养箱参数,若发现异常(如温度波动、CO泄漏),立即转移细胞至备用培养箱,排查故障。

 

2、细胞状态监测

 

每日镜检细胞:若发现培养基浑浊(细菌污染呈云雾状、pH 骤降变黄)、出现白色 / 黑色絮状物(真菌污染)或颗粒沉淀,立即判断污染类型并处理:

 

轻度污染(早期):可尝试用高浓度双抗(如青霉素 + 链霉素各 500 U/mL)处理,但原代细胞对药物敏感,效果有限,建议优先丢弃。

 

严重污染:立即将污染培养皿密封,移出培养箱,避免污染扩散;彻底消毒培养箱及周边环境。

 

五、应急处理:污染扩散的防控

 

若发生大规模污染(如多个样本同时污染),需停止所有操作,排查污染源(如试剂、耗材、培养箱),对所有可能污染的物品彻底消毒或更换。

 

操作人员若接触污染样本,需立即用 75% 酒精消毒接触部位,避免实验室人员感染(尤其注意人畜共患病原菌)。

 

六、总结

 

防止污染的核心是“全程无菌 + 源头控制”:从动物取材的严格消毒,到试剂耗材的无菌验证,再到操作过程的规范细致,每一步都需谨慎。原代结肠上皮细胞本身脆弱,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因此“预防”比“处理”更重要,需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