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验中培养基倒平皿后出现冷凝水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2025-08-06 16:12:55)
标签:

知识

原因

方法

分类: 培养基

实验中培养基倒平皿后出现冷凝水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百欧博伟生物:培养基倒平皿后出现冷凝水是微生物实验中常见现象,主要由温差和湿度变化引起。以下是具体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冷凝水形成的原因

 

1、温差过大

 

原因:高温培养基(约50)倒入室温平皿时,温度骤降导致水蒸气凝结。

 

表现:平皿盖上形成明显水滴,尤其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更明显。

 

2、环境湿度过高

 

原因:实验室湿度大时,平皿内外水蒸气易在盖子上凝结。

 

表现:冷凝水量多且难以消散。

 

3、培养基倒得过厚

 

原因:过厚的培养基冷却时间延长,持续释放热量导致冷凝水累积。

 

表现:平皿内部水珠多,可能影响后续划线或涂布操作。

 

4、平皿叠放不当

 

原因:叠放平皿阻碍热量散发,延长冷却时间,加剧冷凝。

 

表现:叠放下层平皿冷凝水更多。

 

二、解决方法

 

1、预热平皿

 

操作:将空平皿提前放入培养箱或水浴锅(40~45)预热10~15分钟,缩小与培养基的温差。

 

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平皿变形或污染。

 

2、控制培养基温度

 

操作: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再倒皿(手触锥形瓶不烫即可)。

 

注意:可用水浴锅精确控温。

 

3、倒皿后静置处理

 

操作:倒皿后平铺静置20~30分钟,待冷凝水蒸发后再叠放。

 

进阶:在超净台内稍开皿盖(5~10分钟)加速蒸发(需严格无菌操作)。

 

4、调节环境湿度

 

操作:开启空调除湿或使用干燥剂降低实验室湿度(建议湿度控制在40%~60%)。

 

应急:将凝固后的平皿倒置放入37培养箱烘干30分钟。

 

5、控制培养基厚度

 

操作:每块平皿倒入15~20mL培养基(直径9cm平皿),避免过厚。

 

技巧:倾斜平皿使培养基均匀覆盖底部即可。

 

6、正确储存平皿

 

操作:凝固后的平皿倒置保存,防止冷凝水下流污染培养基表面。

 

长期保存:用封口膜密封后4冷藏,使用前室温平衡减少温差。

 

三、注意事项

 

避免污染:开盖烘干时需在超净台内操作,动作迅速。

 

应急处理:若已有冷凝水,接种前可将平皿倒置轻拍,使水珠滑落至边缘。

 

特殊培养基:含热敏感成分(如抗生素)的培养基需快速冷却以减少冷凝水。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减少冷凝水,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如避免菌落蔓延或污染)。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