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琼脂培养基的选用与平板制作指南及常见问题与解决!
(2025-08-06 16:33:37)
标签:
技术方法收藏 |
分类: 培养基 |
血琼脂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营养培养基,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实验室中苛养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的分离培养及溶血特性观察。以下是其选用和平板制作的注意事项:
一、基础培养基的选用
1、常用基础类型
营养琼脂(Nutrient Agar):通用型基础,适合大多数细菌培养,但营养相对简单。
哥伦比亚琼脂(Columbia Agar):含更多营养成分(如酵母提取物、酪蛋白水解物),适合苛养菌(如厌氧菌或链球菌)。
脑心浸液琼脂(BHI Agar):营养丰富,适合对营养要求高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
2、选择依据
目标菌种:苛养菌需选择营养更丰富的基底(如哥伦比亚琼脂)。
检测目的:若需观察溶血现象,需选择透明度高的基础(如胰蛋白胨大豆琼脂)。
添加剂需求:某些菌(如嗜血杆菌)需额外添加NAD(辅酶)或血红素。
二、血源的选用
1、血源类型
脱纤维羊血:最常用,β-溶血反应清晰(如A群链球菌)。
兔血或马血:某些菌(如副溶血弧菌)可能需要特定血源。
人血:避免使用(可能存在抗体或病原体污染)。
2、浓度
通常添加5%~10%(v/v)的血液,常用5%。
高浓度(如10%)可能抑制某些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
三、平板制作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
基础培养基需高压灭菌(121, 15分钟),避免直接高温加热已加血的培养基。
血液需无菌采集,添加时保持无菌环境。
2、温度控制
基础培养基冷却至45~50时加入血液,温度过高会导致红细胞破裂(假性溶血),过低易凝固。
混合时轻柔旋转混匀,避免振荡产生气泡或溶血。
3、倒板与保存
厚度:3~4 mm(约20~25 mL/90 mm平板),过薄易干燥,过厚影响氧气渗透。
避免气泡:倾倒后轻晃平板使表面平整,或火焰短暂灼烧表面去除气泡。
保存:现配现用,或密封后2~8保存≤1周(长时间冷藏可能导致血液成分降解)。
4、质量控制
每批新血需用标准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验证溶血效果。
观察是否有溶血、污染或异常沉淀。
四、特殊要求
1、厌氧菌培养
需预还原处理或在厌氧环境中制备。
2、选择性培养基
若需抑制杂菌,可添加抗生素(如万古霉素)或染料(如结晶紫)。
3、CO培养
某些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需5%~10% CO环境,可选用含碳酸氢钠的缓冲系统。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
溶血不清晰:检查血源是否失效、温度是否过高,或基础培养基透明度不足。
污染:严格无菌操作,确保血源和基础培养基无菌。
干裂或冷凝水过多:倒板后充分凝固,避免叠放或温度骤变。
通过合理选择基础培养基、严格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可确保血琼脂平板的稳定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