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支原体培养基的作用原理与使用方法及常见问题与解决!
(2025-07-31 14:31:54)
标签:
作用原理使用方法解决方法 |
分类: 培养基 |
猪支原体培养基的作用原理与使用方法及常见问题与解决!
猪支原体(如猪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hyopneumoniae)的培养基设计基于其特殊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特性。以下从原理和使用方法两方面进行说明:
一、培养基原理
1、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支原体是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依赖宿主或培养基提供固醇类物质和脂肪酸。
生长缓慢,对营养要求苛刻,需复杂培养基成分。
对青霉素等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但培养基中常添加抗生素抑制杂菌。
2、关键培养基成分及作用
基础培养基:常用改良的SP-4培养基,提供基础碳源、氮源及矿物质。
动物血清(如猪血清、马血清):提供胆固醇、脂肪酸和生长因子。
酵母提取物:补充维生素B群、核苷酸等。
葡萄糖:作为主要碳源,支原体通过糖酵解代谢。
pH指示剂(如酚红):监测代谢产酸导致的pH变化。
抗生素(如青霉素、多黏菌素):抑制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污染。
二、使用方法
1、培养基配制(以改良Friis培养基为例)
配方示例:
基础肉汤(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等)
葡萄糖(终浓度0.5-1%)
猪血清(10-20%)
青霉素(1000 IU/mL)
酚红(0.002%)
步骤:
溶解基础成分,调节pH至7.6-7.8。
高压灭菌(121, 15分钟),冷却后无菌加入过滤除菌的血清和抗生素。
分装至无菌试管或培养瓶,4保存备用。
2、样本处理与接种
样本来源:猪肺组织、气管拭子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预处理:
组织样本研磨后过滤(0.45 μm膜)去除杂菌。
液体样本可离心富集后悬浮于培养基。
接种:按1:10比例将样本加入培养基,避免过度稀释。
3、培养条件
温度:37恒温。
气体环境:微需氧(5% CO)或厌氧罐中补充5% H + 95% N(部分菌株需要)。
培养时间:7-21天,定期观察颜色变化(酚红变黄提示产酸)。
4、观察与鉴定
菌落特征: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细小(0.1-0.3 mm)、透明“煎蛋状”菌落(中心致密,边缘透明)。
镜检:吉姆萨染色可见多形性(球形、丝状),无细胞壁。
代谢试验:精氨酸水解或葡萄糖发酵试验(依菌种而定)。
5、传代与保存
传代:取对数生长期培养物(pH显著下降时),按10%接种量转接至新鲜培养基。
保存:-80加入15%甘油或冻干保存。
三、注意事项
污染控制:支原体生长缓慢,易被杂菌掩盖,严格无菌操作。
血清批次筛选:不同批次血清可能影响生长,需预实验验证。
气体环境优化:部分猪支原体需特定气体比例,可尝试调整CO浓度。
生物安全:M. hyopneumoniae为猪呼吸道病原体,操作需在BSL-2实验室进行。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
培养失败:检查血清活性、气体环境或尝试添加丙酮酸钠(0.1%)促进生长。
杂菌污染:增加抗生素浓度(如加万古霉素50 μg/mL)或重新过滤样本。
菌体自溶:及时传代,避免培养时间过长。
通过上述步骤可有效培养猪支原体,但其生长条件苛刻,需结合菌株特性调整培养基配方及培养参数。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