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绞股蓝皂苷的功能主治与研究应用及栽培技术!

(2023-02-11 10:47:52)
标签:

技术

方法

应用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绞股蓝皂苷的功能主治与研究应用及栽培技术!

 


绞股蓝皂苷,又名七叶胆、甘茶蔓、小苦药、公罗锅底,属葫芦科植物。含有的活性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衰老、保护肝脏及增强肌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绞股蓝皂苷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干燥地上部分,乌足状复叶对生,花单性异株,花小,淡绿白色。全草可作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的功效。

 

一、产品简介

绞股蓝 (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是葫芦科的草质藤本植物,作为五加科之外含有与人参皂甙相似结构皂甙的植物,其皂甙成分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脑缺氧、抗肿瘤及抗衰老等药理作用,并在治疗高血脂症、血管性痴呆、消化道溃疡以及治疗中风等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二、主要成分

属绞股蓝总皂苷的共约有140余种,分别命名为绞股蓝皂苷~LXXV,其中有一部分分别为人参皂苷Rb1、Rb3、Rd,以及人参二醇、2α-羟基人参二醇,2α,19-二羟基-12-脱氧人参二醇等(结构式参见“13001,人参”条)。因此,其成分的含量测定和成品标准,也都以人参皂苷Rb1的多少作为标准。另含芦丁黄酮类(测定以芦丁为标准)、α-菠甾醇、商陆黄素等。

 

三、医药价值

(一)药理作用

绞股蓝皂苷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其人参皂甙类成分超过人参的数倍,其对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便秘、痔疮、哮喘、偏头痛、痤疮、色斑等症状有显著功效。

(二)药用功效

1、绞股蓝皂苷用于降血压,降血脂,治便秘和安神养性提高免疫力,增强体力,使衰弱,疲劳症状减轻或消除,延缓衰老,改善脑力活动,提高大脑机能。

2、绞股蓝皂苷用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抗动脉硬化抑制血栓的形成。

3、绞股蓝皂苷有镇静,催眠、抗紧张,治白发,治疗偏头疼,消除胸闷,消除激素类药物的毒副作用。

 

四、功能主治

绞股蓝活性成份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衰老、保护肝脏及增强肌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肝癌、肺癌、子宫癌、皮肤癌等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日本药理试验和临床应用证实,绞股蓝不仅对人体有滋补、镇静、催眠、抗紧张、促食欲、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转氨酶、延缓衰老等作用。改善人体机能一系列代谢,促进人体的机能正常运转,保护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人的代谢机能紊乱,人就会生病。

绞股蓝具有七个双向调节作用:

1、血压过高过低;

2、人体过于肥胖和太瘦;

3、心律的调节、心动过缓过速;

4、脂类代谢;

5、真性红细胞过多过少;

6、血小板和白细胞过多过少;

7、免疫系统的调节等均调到正常时就自动稳定下来。

 

五、研究应用

中医学认为,绞股蓝味苦、性寒,具清热解毒、补气、止咳、祛痰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绞股蓝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流量、抗衰老、强壮、增强免疫、护肝、镇静止痛、抗溃疡等作用,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肥胖症、慢性肝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溃疡病、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有较显著疗效。

1976年日本科学家从绞股蓝中提取出绞股蓝总皂甙。绞股蓝总皂甙(Gypenoside GP)系从绞股蓝属植物中提取的皂甙混合物。其化学分复杂,基本化学结构具有人参皂甙类似骨架四环三萜的达玛烷型结构,其中部分成分与人参皂甙完全相同。经过广泛的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强的抗动脉硬化、降血脂的作用,已开发的新药多有此功效。

动物在体内和体外实验发现GP具有显著保肝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GP能显著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患者脂质过氧化合物水平。故推论GP有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产生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的主要机制。其中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研究较多。另外绞股蓝还有抗遗传物质DNA变异的作用,能发挥细胞自我修复损伤的能力,促使癌细胞恢复正常,防止肿瘤复发转移,对几乎所有的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因而成为抗癌植物中的一枝新秀,广泛用于防癌、抗癌。

此外绞股蓝还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另外也与其它中药配伍,用于降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和抗癌、防衰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开发的绞股蓝处方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种剂型:片剂、冲剂、合剂、口服液、胶囊剂、注射剂等。

由于在我国民间很早就有饮用绞股蓝茶的习惯,所以有许多厂家都在生产绞股蓝保健饮品,其中数神农金康最为有名,开发出来的茶品质最好、口味俱佳。

 

六、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

9月和10月采集成熟果实,干后去果皮,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次年3月底到4月初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浸泡8小时左右,使其吸足水分,促进发芽。浸泡后的种子用草木灰适量拌匀,采用条播方式,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300粒左右,然后覆盖1cm厚,再盖一层草,保持土壤湿润,苗长出后揭去盖草,拨除杂草,并搭架遮阴50%左右。幼苗长出了3~5片真叶,苗高5~10cm时,便可进行移栽。

2、枝条繁殖

绞股蓝亦可采用枝条扦插或根状茎繁殖。扦插时除去病蔓,选择健壮的枝蔓,剪截有3节的插穗,上节留叶,中下节插入土中,45天后即可移栽。根状茎繁殖是将根状截成3~5cm长段,插入土中盖土压实。其它要求与扦插繁殖相同。

3、病害防治

绞股蓝抗病性较强,但雨期易发生猝倒病。防治方法:一是用百菌清100倍液或波尔多液200倍浇灌病区;在播种或扦插前用1kg敌克松或用2~3%硫酸亚铁,每亩50~70kg,进行土壤消毒。二是拨掉病株,然后在其周围撒上石灰粉。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一般不得使用农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