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主题班会教案-手机,我们应该保持多远的距离?
(2019-12-24 23:30:37)分类: 区级重点课题 |
心理主题班会教案 |
|||
班 |
二五班 |
辅导员 |
刘昕荣 |
主 |
|||
教 学 内 容 |
一、谈话导入 老师:这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我们每天需要借助媒体拓展我们的视野,与外界取得联系。拿手机来说吧,它几乎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从手机里获取信息,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利用手机查询信息,我们利用手机保持联络,我们利用手机进行娱乐放松,手机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它应有尽有,俨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一句话叫做: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对面看着你,而你却在玩手机。今天,让我们说一说手机的那些事······ 二、信鸽传声(预设) 生一:我会经常使用家长的手机,我会在上面看电视、听音乐、查收老师布置的作业。 生二:我特别爱玩手机上的游戏,但是,爸爸妈妈不让我玩,说这样耽误学习,还会导致近视。 生三:手机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比如跟爸爸妈妈失去联系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拨打手机,找到爸爸妈妈。 案例一:(网络视频) 江苏某小学一名七岁学生,爱玩手机里面的游戏,导致眼睛度数直线下降,父母带他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告知是由于长期使用手机且姿势不正确导致。 案例二:(网络视频) 小刚每天回到家,妈妈总在手机上看直播,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小刚觉得很孤单,心里总是闷闷不乐的。 案例三:(网络视频) 某失踪男孩利用手机找到了失联的父母,最终全家团聚。 案例四:(网络视频) 法国某学校禁止电子产品进校园,该学校已经明令禁止学生不准带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 老师:那么作为父母,他们又是怎么看待使用手机这件事呢? :三、家长心声 ##母亲:手机的信息属于碎片化的信息,它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信息依赖感,有问题直接查询手机,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翻书、查资料。。 ##母亲:手机本身没有错,手机的发明延伸了我们的视觉、听觉,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的自控力,那么他最终会收到手机的负面影响。 ##母亲:手机里存在一些不良信息,这些对于一个没有判断能力的小学生来影响极大。 ##父亲:我们家里已经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只要回到家,所有人都要放下手机,投入到纸质阅读中来,营造书香家庭。 ##母亲:我觉得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的压力太大,需要手机进行娱乐放松,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并没有判断能力,自控力也很弱,容易沉迷其中。因此,需要家长进行引导、规范。 ##父亲: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但是,我相信高质量的亲自陪伴绝对是要杜绝手机的干扰,进行一种安静的、深层次的学习氛围中去。 四、心灵对话间 1、敞开心扉,跟父母说说心里话。 2、打开心结,告诉孩子你真实的想法。 五、专业解答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 手机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它有自身的优势,对于小学生来说,手机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如何连手机都不会使用,那么学生见识到的东西也比较局限。而且手机可以帮助家长快速确定孩子的情况,让孩子快速找到失联的家长,防止意外地产生。 另一方面,各项研究表明:小学生使用手机大多用来打游戏,上网聊天,小学生自控额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处理手机与学习的关系,容易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分辨能力不是很强,手机上的不良信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熬夜看手机会影响视力 。 所以,手机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合理利用它,它就不会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屏障,也不会变成让人堕落的深渊。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班会课就到这里,希望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大家都能从中有所收获。让手机成为促进亲子关系的纽带,促进我们学习的法宝,而不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屏障或者矛盾的源泉。 八、布置作业 1、把今天的班会讲给爸爸妈妈听,给他们说说你的感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