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颗真心
做教育的践行者(评课稿)
“小学主题式学科整合课的设计与实施”这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教师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理性思考,对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的深度思考。基于此,针对小学主题式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怎样可以进行相应的发展学生思维,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和探索。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正处在身心发展期的他们正是接受知识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学科育人的真正价值。因此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全面提升教学改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针对小学主题式跨学科整合课程的教学与思考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促使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例如我校在跨学科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唐老师充分利用了古诗的韵律,围绕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设计了一些巧妙的课堂练习。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汉字和理解句意的知识时,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教师必须要精讲多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此时设计多元化的练习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提升。教师不仅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一些题目,而且可以结合古诗对练习题进行设计。如学生在学习《春晓》这首古诗时,周老师问学生:“这首诗多么有意境呀,让我们随着音乐走进诗中,去感受一下春天到来的喜悦吧!”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古诗的疲劳感进行消除,而且更能让学生直观的体验到春天的美好。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引导,教师们在进行开放式教学时,不仅需要对其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教学,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科学构建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创新教学理念,对其传统教学思维进行科学转变,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其体系性和针对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设置教学内容时,需要打破教材文本的局限性,实现体系性格局的有效形成,有机衔接多种知识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把握和理解学科知识内容,实现学生学科育人素养的全面提升,确保能够进一步满足课程教学目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