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202235课题研究成果7(教学随笔)
(2023-12-20 08:22:22)
结合当下的教育环境与背景,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新知识、新教法、新学法,已成为广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学家的共识。在经过多次专题讲座的聆听与课堂实践的情况下,怎样帮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发展,并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的内容在真实情境中得以实现,成为了当下的一个难题。所以我在实践的过程中想到,面对这种问题,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我们教师自身有没有一种局限于本学科的思维定势。如何从本质上,教师的思维定势仍是过去式或固有的单一学科思维,那么流于形式的教学内容往往使学科与学科知识间的路产生磕撞,最后不但不能实现新知识的渗透、多学科的整合,反而会作茧自缚,使本来充满情趣和活力的课堂变得苍白,使本来就只传授死知识的教学更趋于僵化。所以,归根结底来说,教师是课堂的整个“驾驭者”,我们应该从思想上突破本学科的局限,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强化对新知识的认识,努力寻求更广泛意义上的新知识与本学科教学的联系渠道。这也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学科资源融合的时候,视角要大,面向的应该是班级中的全体学生,面向的教学内容也应涉及与教育各个方面诸如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提高有关。另外在选择整合教学的过程中,范围要广,从学科知识的关键点、学科发展过程及趋向的关节点紧密关联的各类知识来进行思考和资源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