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室简报(129)微课堂A:培养具有反思能力的新时代幼师《什么样的自主游戏,可以持续性解放教师?》

(2020-09-07 17:37:29)

  刘蕾 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

   小组活动,指的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教育内容、材料的不同,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活动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活动教育课程重,除了数学活动之外,基本上采取把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的方法,每个小组由一名教师组织和指导。小组活动一般是同时进行,活动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小组活动的特点是:教师与幼儿,幼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作用增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以及幼儿与幼儿在小组里一起操作和探索、讨论、合作、钻研问题以及总结,获得必要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也学会倾听别人讲话,可以增强师幼之间、同伴之间的交流,而且也为幼儿充分参与活动、教师充分了解幼儿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提供个别指导。《纲要》在教育活动组织中指出幼儿园要“因时、因地、因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活动形式”。可见小组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小组活动强调学习的交往、互动、协作和分享,有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平等的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小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交往能力。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学习也越来越被提到了幼儿园教学组织的重要位置。 

 

 

陈娟 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

    学习完今天的课程,对幼儿小组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小组活动是幼儿小范围,长时间持续调研的过程,是一种能够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合作发现、深度学习的活动形式。在小组活动中幼儿会就某一个话题或事件进行积极的持续性的调研,小组成员会为一件感兴趣的事情而深度思考、共同钻研,解决一项问题或得到某个论点,从小组活动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幼儿有着惊人的自主游戏能力。小组活动中孩子们看上去像一个志同道合的研究团队,他们以研究者的身份发现、讨论、操作、调研、协商,而教师更像是导师,给与小组活动支持和帮助,推进研究的进展并向多元化发展,因此教师的支持是小组活动得以持续和深入的关键。

    教师对于幼儿小组活动的支持通常遵循观察-激发-记录-再激发的灵活循环,首先教师要观察孩子的兴趣,发现孩子在小组活动中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他们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遇到了什么瓶颈?及时记录,进行思考,从而采取有效的激发策略,结合幼儿探究的内容提出激发思考的问题进行讨论,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研究方向及游戏发展可能性,做好幼儿小组活动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能够发现幼儿小组活动的价值和必要性,抱着开放性的思想,融入到幼儿的世界当中,接纳孩子天马行空的讨论和想法,发现幼儿小组活动中有意义的时刻,给孩子充分的相信和鼓励,为孩子提供多样的材料和创设相关的场景,给小组活动注入持续研究的能量。第三,在幼儿的小组活动中,更多的是幼儿自主性的体现,教师需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尊重幼儿的思路和想法,对幼儿的活动时间、地点、内容不要过多干预,允许幼儿大胆尝试多种活动的形式,与周围的世界、人和物自然建立联系,让孩子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参与度,当然这不等于放任不管,教师通过背后默默地观察对幼儿小组活动进行理论识别、想法提炼,进行适时介入,适当退出。

 

 

王静 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小组活动的含义。小组活动是幼儿围绕感兴趣的点进行探讨交流,教师对于活动的组织是更加重要的。它是幼儿自主自发的深入探索某个话题,是幼儿求知求真的了解某个现象,也是幼儿深度学习迎接挑战的平台,是持续探索研究一个问题的过程,是助推幼儿思维向更高水平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方式。

小组活动的特点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作用增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以及幼儿与幼儿在小组里一起操作和探索、讨论、合作、钻研问题以及总结,获得必要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也学会倾听别人讲话,可以增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流,而且也为幼儿充分参与活动、教师充分了解幼儿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提供个别指导。

同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体验和观点,成为幼儿的帮助者、支持者、指导者,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中,最大限度实现思维潜能的发展和提升。在小组活动中,要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独特的探究观点和情感体验,针对幼儿的观点和行为及时客观作出评价,合理为幼儿提供建议和指导。

 

刘华 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

    小组活动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探究性学习是幼儿合作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引发幼儿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幼儿养成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比如在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把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喂养植物,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准备种子,有的提供栽培器皿,有的提供土壤等,并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探究,掌握一些植物的生长现象,最常见的就是豆类植物的生长,从播种到结果,幼儿都能够直观的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同一个小组内的幼儿有不同的问题,比如有的幼儿会问为什么向阳的那部分植物长得更茂盛?还有的会问是不是每一颗豆类种子都能发芽等。老师要针对性的解决幼儿的问题,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重视,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在幼儿园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幼儿展示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机会,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为幼儿之后的学习 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