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室简报(123)微课堂A:培养具有反思能力的新时代幼师《社会建构主义教育》反

(2020-08-21 10:49:27)

张璐璐老师

       中、高考是教育的风向标。综观今年高考及多地的中考试卷命题思路,大家发现它们释放出共性的教育改革信号:一是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及创新能力;二是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和输出能力;三是思维能力,而这些也是未来的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那么,作为所有正式学习之前的教育_学前教育,它对儿童未来的发展具有何种价值?理想的幼儿园教育应当是怎样的?在基于儿童立场的幼儿园课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支持儿童的发展?

       本节课中,社会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强调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这也为我们理解儿童的学习,定位教师的角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1.回归生活的情境创设

       儿童的学习是在真实自然环境中的体验、是在真实社会生活中的体验,是在和真实事物接触中的体验,因此,儿童学习情境的创设应回归到儿童当下的生活中来,自然真实的生活环境更能唤醒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我们既要关注认知维度的情境,比如:环境、材料、活动等,还要关注非认知维度的情境,比如激发儿童的动机、兴趣,使其有积极、主动的情绪;民主、自由、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爱与尊重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的主动学习和发展。

       2.经验共生的协作对话

       每个儿童的经验都有自身的局限性,而在持续的协作对话中,儿童通过对外界信息的同化顺应达到平衡,不断丰富并改造内在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儿童的需求能够敏锐的捕捉,适时的接收和回应,创设有利于协作对话的学习情境,通过开放、适切、系统的问题链,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激发其共同的表达愿望。在协作对话中,儿童和同伴、教师、家长共同学习、开放分享,重温经验,在互相抛接球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心理历程。

       3.儿童主动的意义建构

       学习,必须是儿童自己主动去经历的一个过程。对儿童来说的意义建构,不是重复他人理解的知识,而是运用儿童自己的方式不断丰富情感、发展思维、形成主动、开放的心态。每一次建构得到的结果会成为下一次建构的开始,意义建构的过程不仅是幼儿经验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的以运用和发展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需要教师从权威变为伙伴,从促进变为支持,观察和倾听孩子,尊重儿童内在的生命体验,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刘华老师

    幼儿教育关键在于人性教育,即为幼儿创造一个温暖、祥和、自然的教育环境,让他们从小生活在爱与关怀之中,帮助他们养成一个健康完整的人格。这样一来,孩子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习惯,时常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身边的事物,这十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

       幼儿阶段是孩子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过程,并不需要掌握多么高深的学问,只需要对社会和事物形成一个客观的认识即可。孩子在幼儿园主要以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要活动,知识的学习可以适当穿插于日常活动中。老师的主要职责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为孩子设计制定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游戏,并对孩子进行引导式的指导。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它提倡顺应儿童的发展,并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提供相符的教育方式,运用实践和经验对知识进行构建。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儿童的主动意识,并在过程中特别注意到年龄和个体的差异。

       总结来说,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儿童的自主实践并在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构建,这样就同时要求教师应提供一个合适于儿童学习的环境,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发挥主动性。

    在幼儿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给予他们的是解题思路而非标准答案。老师应该做到是如何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启发他们思考问题的原因,促进他们自己探索得出结论。这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同时也帮助幼儿学会思考,想象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

王静老师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对社会建构主义有了新的认识,社会建构主义是针对儿童自身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等,同步进行配合的。所谓的教育观,学习观,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反思,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带到实践中,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世界。并且让他们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帮助他们建构起自己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儿童社会建构主义的发展。所有的知识都是由学习者从内部建构而形成的,而不是从外部输入而形成的;经验世界是复杂的、精细的,所以学习包括对各种事实、多种表征和观点的思考;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强调在有意义的环境中的真实任务,而不是脱离环境的抽象的传授;社会上的一些言论和讨论能帮助幼儿澄清他们的想法,或改变他们的想法,这样可以帮助儿童建构自己的知识基础。

       学习本身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的行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是认知主体建构的。要重视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和自我发展,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了解幼儿兴趣需求,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进行建构知识和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