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简报(62)做好幼儿游戏背后的观察者——网络课程学习的体会与思考
(2020-03-24 19:06:03)陈 娟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等认知世界,感受和同伴之间的交往,在小社会中丰富自我,增长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教师是幼儿游戏背后的观察者,游戏行为的支持者,游戏当中的合作者,有了真观察才能够正确解读到幼儿的游戏及学习发展水平,才能够在幼儿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给予适宜的支持,在支持的过程中和幼儿合作游戏,进行有效互动,促进其学习与发展。
然而我们教师在面临纷繁吵杂的游戏现场,该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做好幼儿游戏背后的观察者,说起来似乎困难重重:孩子太多,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孩子在游戏中自由穿梭,来不及观察来不及记录;要处理孩子之间的一些纠纷和琐事,容易被打断等等。也许这些的确是阻碍我们对幼儿实施观察的绊脚石,我们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纯文字的描述记录经常会来不及,也就失去了记录的信心和兴趣。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明师课堂》线上课程学习了由北山幼儿园教研团队组织的教研活动《路径图在幼儿游戏观察中的多元运用》这一课程,对我们记录幼儿游戏中的观察行为有很大的启发,收获颇多。这种以路径图的形式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和教师与幼儿游戏互动的方式,可以清晰地表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一些情景和细节,帮助我们将幼儿的行为观察与分析落到实处。
从课程中我们了解到路径图是一种运用简单的符号、标记、线路、图示、形状、数字等记录幼儿游戏过程的形式,代替了文字的描述,是一种简便可行的观察记录方式,为我们留存幼儿的游戏行为、同伴互动等痕迹提供一种新思路。根据教师的观察重点和需求,路径图常用的格式有方位路径图、内容路径图、关系路径图、综合路径图等,当然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预设的观察目标,结合自己的想法和智慧设定属于自己的路径图格式,因为这个路径图是教师为自己分析幼儿所服务的,自己能够看懂和理解是关键。
教师在绘制路径图的时候有以下四个步骤:
1.确定目的,根据目的选择格式。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观察一定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因此我们根据观察的目的和重点选择路径图的格式。如果想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构想,或者游戏主题发展的脉络,就需要用内容路径图的格式;如果想观察小组内幼儿同伴交往和游戏互动的情况,就可以选用关系路径图格式;如果面对较多的幼儿进行群体游戏我们就可以采用方位路径图或综合路径图格式等等,每一种路径图的表现方式都有其针对性和适用性。
2.确定对象,根据对象设置布局。为了便于操作,在观察记录前需要根据所选的观察对象,提前设置好布局,如有些幼儿喜欢独自游戏,有些幼儿喜欢群体游戏,根据幼儿的游戏习惯提前规划记录纸上的布局,方便教师在观察中进行记录和标记。
3.观察记录,根据现场灵活绘图。提前设置好的布局在幼儿实际活动中可能会有一些偏差,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绘制,真实记录幼儿的游戏活动,不能过于死板。
4.整理记录,细化图示和色彩填充。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紧迫,我们可能只是进行了大概的绘制,便于记录当下发生的典型事件,那么后期就需要进行一些整理和完善,细化一些图示,有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填充一些色彩让记录更加明晰。
总之,在当今提倡的“幼儿自主游戏自主学习”、“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等幼教新理念下,教师的观察指导能力对于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的自主”、“教师的在后”,并不是代表教师的不作为,而是对教师的观察和反思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和寻求更有效的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做到真观察真记录,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发现幼儿行为背后的学习契机,为幼儿提供有力的支持,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并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