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简报(63)用心陪伴,助力孩子习惯养成——家庭教育专家网络直播课程学习有感
(2020-03-26 19:52:54)刘 欢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为了保障孩子们和广大教师的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幼儿园推迟了开学的时间,但是,在这个超长的假期里,我们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一直在利用网络、书籍进行自我提升。
3月3日晚8点,我在西安市妇联2020年家庭教育阳光云课堂平台,收听了陕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叶海燕老师的网络直播讲座“如何利用超长假期进行有效的习惯培养”,感想颇多,收获丰富。
本次讲座的主旨是家庭教育中孩子习惯养成的方法和策略的探讨。从家长的问题出发,叶海燕老师分享了习惯养成的三大步骤和原则,在分析习惯养成过程中的困难时,提出了一个新的习惯养成策略,叫做“微习惯”,并讲述了微习惯养成的八大步骤。讲座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习惯生效的重要基础
处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其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放松,安全,信任家长,就会愿意倾听家长的建议,习惯养成就会更顺利的生效。如果亲子关系紧张,沟通不畅,家长不理解、不能温和的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家长,反感家长提出的建议,习惯养成就会困难重重。这也就是俗话说的:人对了一切都对了,人不对说什么也不对的道理。因此,在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之前,一定要修复好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为习惯养成打好基础。
二、规则颁布要有仪式感
在家庭教育中,习惯的养成分三个步骤,即:制定规则,颁布规则,执行规则。制定规则即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需要养成或遵守的习惯的内容。执行规则即按照制定的内容来规范行为。我们比较容易忽略的是颁布规则,因为我们大人常常会认为:规则都制定好了,孩子和我都知道了,还需要颁布吗?
为什么要颁布规则呢?颁布规则,就是在大家商量好、制定好规则内容之后,家长和孩子都在规则上签字,把这份规则张贴在显眼的位置,并约定好,我们都要遵守和执行。这样的仪式感会让孩子在心里做好准备,让孩子知道从这一刻起,这份习惯养成规则就生效了,在以后执行的过程中,在孩子有懈怠,想逃避的时候,我们可以指着这份签过字的计划让孩子再看看,这比说再多的话都有用,孩子也就会再坚持下去的。
另外,在颁布规则的同时还要颁布奖励政策,让孩子担任监督员,监督自己和家长对习惯的执行情况,并在孩子做到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奖励,来激励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对习惯的执行一直保持兴趣盎然,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向好的习惯靠近。
借用一句话:生活需要仪式感!作为家长我们也要让孩子的生活充满仪式感,顺应孩子的喜好,让生活变得既可爱又有趣,这样孩子就更容易接受和坚持好的习惯规则!
三、微习惯的大力量
第一次听到微习惯这个概念,我觉得很新鲜,在了解到它的内涵后我觉得很惊讶。其实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小的积极行为,它是把大的习惯,大幅缩减成“不可思议”的小习惯,比如把每天做100个俯卧撑减少到每天做1个俯卧撑。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正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人造成任何负担,因此成为了一种及其有效的习惯养成策略。
微习惯的重点在于:坚持的频次比单次的数量更重要。就拿俯卧撑为例,即我们重点在坚持每天都能完成1个俯卧撑,而非每天我可以超额完成多少,当然能超额完成更好。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记忆一个英语单词,一年下来能记忆多少?况且你很有可能每天记忆3个或5个单词;如果我们每天读书3页,一年下来我们会读几本书?而且你每天很有可能会读5页或10页书。
微习惯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不可思议”的微小,我们几乎没有任何的压力,没有压力的事情要坚持起来就会轻松很多,因此,微习惯的养成就比较容易。微习惯就是以小改变来撬动大目标的支点,从而达到大目标的养成的策略。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让我们趁着孩子还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温馨有趣的家庭氛围,从“微”处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给孩子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使我们自己向着自己希望的样子更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