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行(四)

分类: 培训 |
【省百初中文科】华东访学,同研共进——广东省“百千万”初中文科名教师江浙沪之行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行(四)
春风拂面,万象更新。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广东省
“百千万”初中文科名教师们踏上了前往江浙沪的研学之旅。这是一次跨越千里的教育交流,也是一次心灵与智慧的碰撞。在这场繁花似锦的旅途中,我们传递着春风的话语,感悟“研”途风光。
3月18日,我们来到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研学。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蒋兴超老师与深圳市教研员李燚鑫老师同课异构《卖油翁》。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风格各具特色,却又同样精彩纷呈。
蒋兴超老师通过卖油翁的“奇”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深度探索的大门。他指导学生置身于语境之中,用心感受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词、句,进而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体会到卖油翁的独特品质。蒋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不仅贴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还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使得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学生在探究中充分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魅力。
李燚鑫老师的课堂独具匠心,展示了一堂与众不同的常态课。她巧妙地创设了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言文的学习策略。从读文章、品人物到悟方法,她以三大板块为骨架,将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逐步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的殿堂。整个教学过程深入浅出,既有扎实的基础训练,又有灵动的思维拓展,充分展现了她灵动、开放的教学风格。这样的课堂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堂真正有深度、有广度的优质课。
课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资深教育专家汲安庆教授对两堂语文课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点评。汲教授对两位老师所展现出的鲜明教学特色、独特教学风采和深厚教育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蒋老师和李老师均深入挖掘了文本的内在含义,并以专业的视角构建出系统而高效的教学模型。这样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教育的本质。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更获得了独立思考、自我学习和不断进步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汲教授的点评具专业性和学术性,他提出的语文教学建设的三大策略,对老师们而言,既富有启发性,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广东省“百千万”初中文科名教师江浙沪之行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它为老师们提供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拓宽知识视野、促进专业成长的绝佳机会。踏春启航,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起点,点燃对教学研究的热情,努力开创“研”途繁花似锦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