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岩精神——广东省百千万初中文科名教师省外访学

分类: 广东省百千万培训 |
追寻革命足迹 传承红岩精神
——广东省百千万初中文科名教师省外访学
为缅怀革命先烈,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岩精神,2023年7月,在项目主持人岭南师范学院李斌辉教授的带领下,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前往重庆市红岩革命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纪念馆简介】
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与红岩村13 号、曾家岩50号、桂园、《新华日报》旧址毗邻,它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也是我党在国统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设在红岩村。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王若飞、邓颖超等一批革命志士在此生活、工作。
1945年,毛泽东同志从延安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的43天内,也住在红岩村13号。因此,当年的红岩村成了举世瞩目的政治活动中心。
【红岩精神】
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培育和形成了红岩精神。这种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理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
红岩精神包含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情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的人格。
红岩精神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爱国、团结、奋斗、奉献。其精神实质,是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的集中反映,是在特定的斗争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共产主义精神。
红岩精神曾推动革命走向全国胜利。时至今日,红岩精神仍然是鼓舞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
(一)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馆,大家通过讲解员声情并茂的阐述和信件、文物等历史资料的展现,仿佛回到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内心受到震撼,对革命志士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二)走进大有农场,探访饶国模故居,看着“红岩女杰”饶国模生平事迹展览墙,这位“大有农场”的场主为党和人民做到了无私奉献,她浓厚的爱党、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
【传承红岩精神】
百折不挠,坚韧顽强;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回首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每一步,我们都走的极其艰辛,无论是土地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还是十四年抗战……
在党的领导下,革命先辈们筚路蓝缕、攻艰克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每一位教育人更应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将红岩革命精神与教育事业相结合,深刻领会红岩精神的实质与内涵,坚守教育职业道德,求真务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更扎实、更深入推进广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