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分类: 广东省百千万培训 |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授课教师:陈大伟
专家简介:
陈大伟:成都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硕士小教专业负责人。曾获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研究课题一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成都市第八届、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所提出的“观课议课”在2010年第9期《人民教育》上列为“《人民教育》创刊60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共33件)陈大伟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管理》等刊物发表上百篇论文,多篇论文在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全文复印。
陈大伟教授从观课议课的概述(课堂观察的分类、观课议课理解、自我观察的“三顶帽子”,以及观课议课带来的幸福感)和教师成长这两个大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分享。陈教授结合运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把这两个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
一、观课议课
希望提供的启示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区分的研究方法:分别——比较——抽象——概念化
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幸福是人审视自身生存状态所获得的愉悦感受
(1)幸福的形式和内容是主观的
(2)幸福对象(自身生存状态)是客观的
“幸福是一种能力。”
“发展为本,成长至上”,是打开观课议课的一把钥匙。(动力和参与方式)
1. 优先观察自己的课
拿到一节课,要把自己一生的经历唤醒,考虑用哪些素材可以融入课堂。好的教学,教的不是教案,教的是人生。
在课堂上看的不是这节课,而是人。你不是用教材在上课,而是人在上课。
做教学实录——审视和讨论(以学论教)——重新思考与设计
2. 课堂教学自我观察的变式
(1)上课后及时“过电影”反思与调整
(2)录音听自己的课
(3)有侧重点地观察自己的课
(4)邀请同学(伴)相互观察课
(5)调整专家指导(磨课)的方式
怎么看待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二、教师经验与成长
“人因思而变”:经验+反思=成长
三个问题:
1. 你为什么这样教?(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前期准备,教学设计)
2. 除了这样教你还想怎么教?(还有其他可能吗?只满足一种方案?应该是多谋善断)
3. 如果下次教,你还想做什么改变?(这是要有质量意识,积累经验,善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