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培育大格局中国少年

分类: 广东省百千万培训 |
关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
——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文科名教师2022年度省外访学
上午由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常思亮教授给我们带来《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专题讲座。(常思亮简介:教育学博士,教育管理学教授。教科院教育系系主任。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硕士教师)
【教育改革的现状】
常教授先分析了当今教育改革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国家对教育的谋篇布局、提高育人质量、破解“急难愁盼”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正在向着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方向迈进。
接着分析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成就:
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达到新高度
二、教育水平跃上新台阶
1、学前教育
2、义务教育
3、高中阶段教育
4、高等教育
中国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5、特殊教育
三、基础教育全面提质进入新阶段
1、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呈现新面貌
2、德育工作实效显著增强
3、课程改革全面深化
四、基础教育热点难点实现新突破
学习收获
常教授从中国教育改革现状出发,给我们分析和解读了国务院、教育厅颁发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使我们对中国教育改革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明确的了解,更加清晰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为我们接下来努力的方向指明了道路。
下午是由刘铁芳教授给我们做了题为《育中国少年 成生命气象》的专题讲座。
刘铁芳简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湖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百人工程”、“121”工程专家,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材建设工程德育原理教材编写专家。
刘教授先从整体意识、长远意识、视野与格局等问题开始,抛出
为什么提出中国少年培育主题?
1、当前教育改革的精细化与精致化,对教育根本问题关怀不够
2、我们正在培育有知识而少文化的一代新人
学手艺,学做人第一位,学技术第二位
当今少年会有出现的一些病:空心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有知识而无文化的一代新人问题值得深思,文化乃是立人之本。
接着刘教授从当代中国教育的根本性自觉、为什么要培养有格局的中国人、如何培养、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途径是什么等进行了详细的分享。
刘教授说:
何谓格局?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格局即在空间与时间之维充分敞开自我。这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独特的生命规定性。
从中国少年的培育出发,努力成就中国少年自身的生命气象,同时又指向中国学校教育生命气象的提振,最终指向中华民族整体生命气象的提升与超越。
我们的目标:
1、为中国少年立心,立中国心!
2、为中国学校立魂,立中国魂!
3、为中华民族立根,立中国根!
学习收获
刘铁芳教授不愧为真正的学者,100分钟的讲座,谈古论今,语言风趣,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分享的过程中观点清晰,逻辑严密。让我们深刻理解“有文化”的内涵,让我们清楚要培养怎样的中国少年。我们需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寻找无限的发展,要有广阔的视野与格局,在追求自由与创造的过程中走向学术与人生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