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2023-05-15 07:28:18)
标签:
教育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决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培养好教师也就成了重要的话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和对象、教育要面对的新形势和未来发展景象都已今非昔比。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即“四有”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担起育人育才的责任,既要培养孩子健康的思想和习惯,又要教给孩子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还要着眼孩子的未来。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让孩子真正实现全面发展,成长为热爱祖国热爱党,全心全意服务人民,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那么,一名好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
1.坚定的理想信念
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教师,既是有志青年的向往,又是教育人特有的牺牲精神。我们走在教育的大道上,既看到了风华正茂的清纯冲锋者,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污垢邋遢;既看到了“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也见证了个别违背师德的败类。但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复兴之剑直指前方,中华民族的振兴之舟不可逆向。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人,一定要坚守热爱教育服务教育的初心不变,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不变,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服务好社会,才能对得起祖国对我们的培养,才能对得起“炎黄子孙”的称谓。
2.崇高的师德修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授知识、传播道德、培养品质、修养精神、播撒文明。教师要培养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一名好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更要具有崇高的师德。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格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所有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心正、身正、言正”,那么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只有从细微处做起,时刻修正自身形象,以良好的言行率先垂范,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3.渊博的专业知识
渊博的知识是教师立足的根本,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教师“授业解惑”的职能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教育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好教师应该做到学无止境,必须坚持终身学习,才能日益精进。我们应该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努力向“学习型专家型教师”转变,增加教学相关的知识理论储备,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厚积薄发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好教师。
4.忠诚的爱国之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爱国主义精神使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中不断觉醒、奋起抗争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而不屈奋斗。教师首先要担负起当代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使命,要讲清楚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密不可分的历史、现实和理论逻辑,我辈当继承先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教师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使者,也必定是忠心爱国的典范。
5.热爱阅读和反思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若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必须要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博览群书,广博积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对一门知识有系统的理解,还可以巩固学习成果,使自己在专业领域内变得更加优秀。教师成长,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多思考、琢磨、研究、讨论,需要善于写反思,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阅读使精神高贵而丰富,反思使专业成长而精进,亦使教育生命深刻而阔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