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从教记三14:混沌般的回味
(2025-10-30 20:04:44)
标签:
教育 |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的上课有些混沌。竟然想不起自己是如何上的课了。但是,按部就班,步步结实是必须的。
在上课之前,还有季节空闲的时间,自己就去了班内看学生上交的同步练习册。坐班是本学期以来,学校实行的一项信的制度。我非常支持,赞同。自己看作业的就在班内,甚至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既看了作业,有看了班级的学生。我选择的班级是三班,这个班的领导多,自己来也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坐在班内最后的位置上,看着学生的上课态度,老师声情并茂的上课。自己像是一个洞察者,观看者班内学生的一举一动;更像是一个审视者,看着师生的上课状态。学生在有任务的时候,聚精会神,认真听讲,按照老师的安排主动学习。但是,等到快下课的时候,部分学生的任务已经完成,就开始按耐不住,瞻前顾后起来。此时,作为坐班老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用目光注视着孩子们。此时,语言的提示好像是不合适的,是对任课老师的不尊重。坐班的时候,耳朵里听着课堂上悦耳的声音,手里看着作业。心无旁骛,真的是一种惬意的享受。此时,暂时抛却了繁琐、琐碎的杂事,专注于自己的事情,真的是非常的难得。
今天的上课任务,主要是学习第14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还比较多的。南昌起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等等。既有内容的指引,也有意义的体现。此时,站在现在的眼光来看,真的是非常的了不起。
上课的步骤,还是紧跟课件来的。下载的课件真的很好用,红色故事,用红色作为课件的底色。课件的颜色鲜艳,色彩对比感大。学生再观看的时候,也是被吸引住了。课件里面的视频,短小,精悍。学生也是喜欢观看,在这样的和平年代,红色故事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知识点的落实,也是必须的。课件中,把知识点全部展示出来了,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在课本上划下来。
老师的讲解也是必要的,特别在遇到重难点的时候,讲述法是最直接的方法。例如,从城市转到农村的原因,为什么先从城市开始,这是学习俄国的缘故。转而向农村,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农村地区敌人力量弱小。如果,再深一步思考的话,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在这种社会性质下,主要的力量被集中在打城市里,农村地区成了人烟稀少的地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根据地的创建,成了星火之势。在中国南部蔓延开来。
当然,知识点的落实也是必要的。在讲解到重要知识点的时候,就必须要停下来,背诵一下。如果,仅是老师一味的讲述,学生也会觉得乏味的。课上,展现不同的上课节奏,让学生觉得不那么疲乏,是基本的授课方法。此外,知识点也是必须要在课上完成的。等级科目,已经不再受学校的重视,必须在课上完成必须完成的落实任务。
总体觉得,还算是流畅,就是感觉背诵的时间太少了。教师的话语还是太多,尽量减少是必须的。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