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暑期培训会侧记二

(2024-07-09 22:07:56)
标签:

教育

今天的培训还是在两地之间来回的穿梭,算是力争做到两头兼顾。结果,居然是做到了。每次的培训,请来的都是各个方面的专家,有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也有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学者。各有所长,各显神通。每个人的研究所得,如果认真学习的话,总会学到很多的东西。今天的收获,列举如下:

1、每个老师要在学习借鉴中开阔眼界,弥补短板,增添智慧。能够提炼教师的基本素养,通过三修,提高到的修养。三修指的是:修德,修心,修智。德指的是公德、师德;心指的是善良、淡泊;智指的是足智多谋。想一想,这三组词语,平时的时候,我们经常说起过,泛泛而言,但是,却经常忘了进一步的思考,德心智是什么?通过专家的依据点评,心里,立刻豁然开朗。多思考一步,多深入一步,就是专家和普通教师的区别。

2、三招并用,提高学科素养。捕捉(问题、素材、灵感),反思(理念、教材、教法),归纳(做法、想法、体会)。这三招提升学科素养的办法,对我来说,具有醍醐灌顶之感。自己平时也注意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如何面对?如何解决?专家给出了答案。自己平时也写反思,写什么?就是主要围绕理念、教材、教法来写。而自己所欠缺的就是归纳能力,经过思考之后,提升之后,有什么样的做法,想法,值得推广的经验,自己做的很不够好。

3、教师再和学生的交往中,还应该提升几种能力。课标解读能力,这是每个老师应该具备的,有敏锐的课标把握思维;教材处理能力,特别是现在流行的大单元教学,跨学科教学,都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教法改进能力,这种能力,说到底就是学习能力,很多教师的教法已经成型,要想改进自己,简直是难上加难,但是,随着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理论的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的确需要不断的改进,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学法指导的能力,说的就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很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学,但是,学生自己不会自学,只能是习惯于听从老师的,应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试题研究能力,自己原先曾经出过几次试题,但是,后来出的次数很少,主要是太伤脑筋了。除此之外,还应该学会研究历年的中考试题,有敏锐的把握能力。论文写作能力,这个要求应该说是不高的,每个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可以说论文写作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教师应该养成随手写札记的习惯,讲自己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最后一个是自我调节能力,教师再生活中肯定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下面是学生的各种调皮,上面的各级领导的层层点名。对此,教师要学会从心态,体能,情绪上进行调节。这些,都是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遇到的,应该及时跟进。

通过今天的讲座,还认识到,其实我们所关注的教育问题,顶层也一直在关注着。甚至对某些方面进行了研究,例如,考试评价的研究,学生学习成绩和什么相关的研究,作业的研究等等。和我们这些基层的人理解不同的是,站在顶层上的学者,思考的更多。他们是直接为决策者服务的,一项政策的出台,总是慎之又慎。因为,我们在做出某些想法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成熟才能说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