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大钱溯源-秦朝货币-半两01
战国时期的秦国和统一六国后的秦国是两个概念。战国时期的秦国只是东周后期互相攻伐争夺实利的诸侯国之一,而统一六国之后的秦国是号令天下的大一统王朝。前后两个阶段都使用“半两”钱,但实际上两种半两钱也是有区别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钱。”是说秦惠文王十九岁登上王位,第二年(公元前336年)才开始铸行先秦“半两”钱。而秦朝的“半两”钱铸行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之后。《汉书·食货志》说:“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说重如其文,实际上也有减重。半两为十二铢,当时的1铢相当于现代的0.6克左右,半两为7.2克。实际上无论先秦“半两”还是秦朝“半两”大都不足7.2克。在铸制工艺和文字方面两者也有差别。先秦“半两”钱体厚重,铸造工艺较为粗糙,穿孔似方不方,无内外郭,背平边缘似直背刀刃。钱文为大篆字体,笔画粗壮高挺、转角浑圆凝练,字纹略显隐起。秦朝“半两”铸制工艺有所改进,面背平整光滑,亦无内外郭,但外缘较厚。钱文为李斯所书小篆字体,笔画方折,“两”字从“人”不从“入”。用于祭祀活动的大型“半两”钱与流通的行用钱都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同样具备以上特征。
下面就是两枚秦一统天下后所铸的用于祭祀活动的大型“半两”钱。钱币直径为72.1毫米、穿宽16.5毫米、厚3.5毫米、重121.2克。整体上比先秦“半两”祭祀大钱更为硕大厚重,彰显出大一统王朝不同往昔的气概。
天马泉友集藏的秦朝“半两”祭祀大钱,直径72.1毫米,穿宽16.5毫米,厚3.5毫米,重121.2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秦朝“半两”祭祀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6.5毫米,厚3.5毫米,重121.1克
笔者集藏的战国秦大型“半两”钱,直径64.9毫米、穿寛12.8毫米、厚7.3毫米、重89.8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