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大钱溯源-先秦货币-釿布05
下面再介绍一种比较特殊的大型布币。该币高287毫米、宽100毫米、厚4毫米,重406.4克。布首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上开一非常大的圆孔。币肩小于直角,微上耸。币身颀长,下部方形裆接较高的方足。币面背周边皆有凸起的外郭,两面皆有竖棱线将币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币面右侧竖书“殊布”二字,左侧竖书“当釿”二字,字间距较大。背面于竖线右左分书“十货”二字。钱文皆为战国时期的钱币文字,不易辨认。“殊布当釿”流通货币主要出土于楚国北部紧邻三晋之地,因而泉家考证其为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3世纪)楚国铸币。过去对其面文释读也有岐议,旧释“殊布当十化”,近年也有释读为“旆布当釿”者,但还以释为“殊布当釿”者居多。该布形态特殊,倒梯形布首上开大孔,体长腰瘦,双足一似燕尾,谓之“殊布”也有道理。“殊布当釿”币在国家之间的边境贸易中也具特殊地位。楚国与其北方的三晋地域相连,物产互通有无在所难免。楚国境内通常使用的铜币为蚁鼻钱,而三晋使用的是布币。所以需要有一种与两种货币都具有固定比例关系的货币才能方便货物结算。“殊布当釿”意为这种货币相当于一枚魏国的“釿布”,而背面的“十货”则表明这种货币可以兑换十枚楚国的蚁鼻钱。“殊布当釿”大型货币的出现,说明战国时期的各种流通货币也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祭祀大钱。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殊布当釿”背“十货”大型布币,高287毫米、宽100毫米、厚4毫米,重406.4克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山阳”大型布币,高98毫米、宽86毫米、厚7毫米、重266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受阝氏半釿”大型布币,高111.21毫米,宽58.86毫米,厚6.31毫米,重188.96克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受阝氏半釿”大型布币,高110毫米、宽65毫米、厚6.5毫米、重167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梁一釿”背“晋半釿”大型釿布,高109.81毫米,宽57.48毫米,厚6.60毫米,重179.39克

常光跃泉友集藏的“梁一釿”背“晋半釿”大型釿布,倒置文字为正书
天马泉友集藏的“梁半尚二百当寽”大型釿布,高110.63毫米,宽61.78毫米,厚5.96毫米,重172.83克

常光跃泉友集藏的“梁半尚二百当寽”大型釿布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殊布当釿”背“十货”大型布币,高287毫米、宽100毫米、厚4毫米,重406.4克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山阳”大型布币,高98毫米、宽86毫米、厚7毫米、重266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受阝氏半釿”大型布币,高111.21毫米,宽58.86毫米,厚6.31毫米,重188.96克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受阝氏半釿”大型布币,高110毫米、宽65毫米、厚6.5毫米、重167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梁一釿”背“晋半釿”大型釿布,高109.81毫米,宽57.48毫米,厚6.60毫米,重179.39克

常光跃泉友集藏的“梁一釿”背“晋半釿”大型釿布,倒置文字为正书
天马泉友集藏的“梁半尚二百当寽”大型釿布,高110.63毫米,宽61.78毫米,厚5.96毫米,重172.83克

常光跃泉友集藏的“梁半尚二百当寽”大型釿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