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大钱溯源-先秦货币-釿布04
下面再介绍一种大型合背釿布。该币形状横宽,高98毫米、宽86毫米、厚7毫米,重266克。倒梯形布首无孔,圆肩,下部桥形裆接方足。币两面周边皆有凸起的外郭,一条凸起的竖棱线将币面分成左右两部分。竖线左侧书一“山”字,右侧书一“阳”字。这枚布币两面形式、内容完全一致,是一枚合背钱。在历朝历代所铸行用钱和相对应的祭祀大钱中,合背钱都层出不穷。但所见合背钱多为方孔圆钱。于此战国祭祀布币实物实证,说明后世的合背钱是有历史渊源的。目前所见,不但同一种布币有合背钱,而且不同种布币也有合背钱。与这枚大型祭祀布币相对应的“山阳”流通布币谱录有载。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认为是秦始皇八年封嫪毐为长信侯、赐给他山阳封地时所铸。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嫪毐受封的山阳是秦国故地,在现今的陕西省,流通货币应为圆钱。而“山阳”布应为三晋布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五年命将军蒙骜进攻魏国,攻克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地。所说山阳在今河南省焦作市,战国时属于魏国,后为秦国吞并。“山阳”布的形制既与魏布相同,面文又与魏国山阳地名相符,所以其应为魏布,并非秦国货币。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山阳”大型布币,高98毫米、宽86毫米、厚7毫米、重266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受阝氏半釿”大型布币,高111.21毫米,宽58.86毫米,厚6.31毫米,重188.96克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受阝氏半釿”大型布币,高110毫米、宽65毫米、厚6.5毫米、重167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梁一釿”背“晋半釿”大型釿布,高109.81毫米,宽57.48毫米,厚6.60毫米,重179.39克

常光跃泉友集藏的“梁一釿”背“晋半釿”大型釿布,倒置文字为正书
天马泉友集藏的“梁半尚二百当寽”大型釿布,高110.63毫米,宽61.78毫米,厚5.96毫米,重172.83克

常光跃泉友集藏的“梁半尚二百当寽”大型釿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