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大钱溯源-先秦货币-釿布03
下面再介绍一种面文不同的大型釿布。是币高111.21毫米、宽58.86毫米、厚6.31毫米,重188.96克。倒梯形布首无孔,肩较窄向下倾斜,布身上窄下宽,下部弧形裆较浅直接连方足。币两面周边皆有凸起的外郭,面郭内为凸起的笔画雄浑凝重的“受阝氏半釿”四字,背面光素无文字。釿布上的文字称为货币文,是囿于书写条件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字体,与先秦庄重严肃的钟鼎文有所不同。货布文书写时因为必须顾及货币的面积和形状,所以笔画简略,书写率意,字体大小、正反、正倒互见。文字费人猜测,可能也与货币防伪有关。“受阝氏半釿”币文属纪地兼纪值,其中“受阝氏”为地名,“半釿”为纪值。泉界对这枚布币的国别铸地尚有争议。若以平首釿布多为魏国铸币而论,“受阝氏半釿”为魏国铸币的可能较大。因而有人将币文释为“泫氏”。“泫氏”所在地即今山西省高平县。魏惠王徙都大梁之前,泫氏已入魏国版图。
天马泉友集藏的“受阝氏半釿”大型布币,高111.21毫米,宽58.86毫米,厚6.31毫米,重188.96克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受阝氏半釿”大型布币,高110毫米、宽65毫米、厚6.5毫米、重167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梁一釿”背“晋半釿”大型釿布,高109.81毫米,宽57.48毫米,厚6.60毫米,重179.39克

常光跃泉友集藏的“梁一釿”背“晋半釿”大型釿布,倒置文字为正书
天马泉友集藏的“梁半尚二百当寽”大型釿布,高110.63毫米,宽61.78毫米,厚5.96毫米,重172.83克

常光跃泉友集藏的“梁半尚二百当寽”大型釿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