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幽香淡淡》104-又一个案例

(2022-11-28 22:45:06)
标签:

小说

校园故事

分类: 《幽香淡淡》

    穆海洋离开班级队伍,返回宿舍楼的时候,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他。可回来的时候,却引起了极大关注,甚至是注目礼。因为他直接进入了热点事件,因而成为了热点人物。他还真是为这件事回去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把自己干活的工具,收拾的利索点,这也是他下乡时,养成的好习惯。

  他返回工地的时候,贾班长高举的铁镐,已经完美落地,也完成了镐头与镐把的分离过程。女记者上前问长问短,除了对班长本人的人身安全,表示了关心和慰问,还提出了很多问题,“请问贾班长来自哪里?您以前干过这类活吗?”“您拿到这把镐时,没发现有问题吗?”“使用铁镐时,都有哪些安全隐患。”女记者的问题,连珠炮一样发射过来,贾班长正苦于应付呢,穆海洋赶到了。

   穆海洋什么都没说,好像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他站在老贾和受伤的铁镐面前,放下手里的钳子,又像变戏法一样,从衣兜里,掏出一把东西,灰色的尼龙布条、粗细不等的短竹签子,一小卷白线绳,最后又掏出一把把电工刀子,这才蹲在地上,拿起那个脱落的镐头。看到这里,贾班长明白了,前来解围的救星到了。如果不是女记者在场,他真想去拍拍穆海洋的肩膀,说一声,“老穆,真有你的!”

女记者反应很快,看来不得到答案,是不会善罢甘休了,马上提出了新的问题,“请问贾班长,这位维修工具的同学,快速到达,您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老贾干咳了一声,尽管到现在他也想不明白,是谁安排穆海洋去做这些的,但还是准备利用,记者采访的机会,趁机介绍一下穆海洋,除了感谢他的救驾之恩,也想鼓励他积极进步,继续支持自己的工作。

“从哪谈起呢?”老贾还没想出最佳的方案,话头又被人抢先了。“灰尼龙袜子,你的!”随着一声惊呼,一个厚实的胖肩膀,被人拍了一下,“竹筷子,你的!”那胖肩膀的另一边,又被人拍了一下。被拍的人,伸手捋了下头发,看了下地上的东西,未置可否地一笑,什么也没说。

女记者一直在专心关注着穆海洋,没想到这位文质彬彬的大学生,竟然会有这等本事,一把普通的电工刀,在他的手里,就相当于“瑞士军刀一个样,再加上一把破旧的铁钳子,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缠缠绕绕,敲敲打打,那铁眼看着就要复活了,镐头和镐把又连在了一起。她只听到旁边说话的声音,但没看到拍肩膀的动作。可她的反应,也太快了, “这位同学您好!请问为了抢修铁镐,你献出了自己的袜子和筷子?”“那你晚饭还有筷子用吗?”

   低头干活的穆海洋,实在忍不住了,“噗嗤”一下笑出了声。无论那女记者怎么询问,也只是嘿嘿一笑,算作回答。

    二组的男同学,在穆海洋的带领下,忙着维修劳动工具,让贾班长欣慰的是,其他同学,还在按之前的分工,各自忙碌,就是二组的女同学,也主动参与其中。

柏玲就是第二组的成员,这个组女同学的任务,是使用铁锹,跟在铁镐后面,清理浮土和碎石头。现在,所有的镐头,都平躺卧倒了,在接受安全检查,女同学也就没活可干了。贾班长顾不上了,也就没再给她们派活。一共就那么两个女生,让她们偏得一回,小歇一会,其他人也不会说什么。

清理现场是一组的活,跟柏玲没什么关系。她完全可以休息一下,让春风吹得嘴干舌燥,早都想回去喝口水了。可看大家都没动,连去厕所的都很少,所以就没好意思跑回寝室。她抬头看了一眼,一组那边的女生,正在清理一堆废旧木头,杂七杂八的什么形状都有。但有一点,这活不需要用工具,伸手一抓或拿或抱,放到边界线以外,就完成任务了。

柏玲加入了一组的行列,她的自觉自动,受到东道主的热烈欢迎,你还别说,干这样的活,柏玲还真是个好劳力。她是好看的脸蛋,外加一副好身材,人漂亮但不娇气。个头高胳膊长,对准乱木头堆,可劲地一抱,迈开大步,往边界线外面,那么一放,就是一个小“木头垛”。“这大美女,一个顶俩嘞!”有人小声喊一句,还是引起了笑声,人多力量大,好干活也热闹。

这边的一切,马上引起了照相机的关注。女记者的眼睛,的确有独到之处,她也发现了目标,“这可是位做摄影模特啊!”她暗自赞叹,盯上柏玲,举起了相机,寻找着最佳拍摄角度。

毫不理会的柏玲,一弯腰,又抱起一堆旧板条,这一次抱得有点多,两条胳膊勉强合拢,她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地向前走着。不知道是怀里的板条,遮挡了视线,还是为了躲避记者的跟踪,她向旁边一拐,紧接着她“哎呀”一声,身子一晃,差点跌倒在地。幸亏旁边的安晓艺,及时出手,一把扶住了她。等她慢慢抬起右脚时,身边的各位惊呆了,一根 被称作“灰条子”的木板条,连在了她的脚上,那该死的连接物,竟是一根带锈的铁钉子。

柏玲腼腆地微微一笑,对围拢过来的同学说。“没关系,大家去忙吧。”细心的高飞燕,捡起了惹祸的木板条,去找班长老贾,因为她发现了钉子上的血迹。“柏玲扎得不清,需要马上处理一下伤口。贾班长心想,“扎个脚,有那么严重吗?下乡干活时,被高粱茬子扎了脚,不都是一咬牙,拔出来,就接着干活吗?”这话肯定不能说出来,这还没理顺的劳动工地,他是真不想离开,“那你叫上两个女同学,陪她去校卫生所处理一下,我们过去也不太方便。”高飞燕说,“她现在不应该行走,需要找一辆自行车,去小寨子区卫生院,包扎伤口,直接打一针“破伤风”疫苗,学校卫生所不具备这个条件。”女班长的严肃和果断,让老贾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扔下手里的工具,快步奔向宿舍楼。

         只一会的功夫,老贾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赶了回来。不由分说,伤号柏玲被扶上了车后的二等座,这时她才感觉到,伤脚隐隐作痛,想逞能也不行了。很快一辆自行车,向校外推去,二组的小组长,亲自为组员柏玲推车,高飞燕、安晓艺两个女班委,一左一右护驾,班长老贾,在后面压阵。“老闭灯”师傅,在后面大声喊着,“不用着急还自行车,我下班走着回去。”

        这一幕,十分感人,很多同学都在翘首观望,可不知怎么地,那照相机,举了几下,最终还是没有按下快门。(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