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策并举,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022-06-15 09:41:29)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感悟

多策并举,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程鑫

《知心育人》第五章主题2“创建充满凝聚力的集体”中提到,老师要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包括开展班级共同的学习活动,形成正确的班级文化和价值观,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按班级规范要求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对此,我深有感受。                                                                           

线上学习期间,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弱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为了精准聚焦问题,我用“问卷星”进行调研,分析调查结果后发现,导致学生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自主管理时间的意识弱,习惯于依赖家长;缺乏时间管理的方法;时间管理的动力不足。时间管理问题,属于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并不少见。但是,依靠“云指导”来解决这个老问题,对于我却是全新考验。如何让旧经验与新方法相融合,生长出新的育人智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好书引路,找寻“时间”

小学生虽然认识钟表,但时间觉察能力和成人有明显不同。这是因为负责时间感和记忆的是耳朵深处的海马体,它发出“要记忆”的指令次数越多,就会感觉时间过得越慢。小孩子好奇心强烈,督促海马体频频发出记忆指令,产生时间过得很慢的错觉,以致于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时间。因此,引导学生意识到时间宝贵易逝,成为提升他们时间管理能力的第一步。

我利用班级阅读氛围浓郁的优势,发起“好书引路,找寻时间”的主题读书活动。我先后向学生和家长推荐了《谁偷走了我的时间呢》《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等适合孩子阅读和亲子共读的书籍。为了不使活动流于形式,我精心打造细节。把推荐的书籍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美篇推送到班级群;利用每天“微班会”时间,请同学当“主播”,朗读书中片段;鼓励同学、家长在班级的微信群、钉钉群里分享读书感悟;召开线上读书分享会。一段时间以后,同学们认识到,时间是不可随便消耗和浪费的,要主动掌控自己时间。

(二)达成共识,放手“时间”

儿童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与习惯被安排的他律生活息息相关——在学校,时间被铃声分割,学习内容统一设定;在家里,时间有人提醒,做什么大多由父母决定。只有家长和老师把时间管理的权力还给学生,让他们从心时往外觉得时间是自己的,他们才会做到“我的时间我做主”。

我召开线上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时间管理的意义,介绍学生的现状,分析形成原因,分享时间管理的方法。最终,我们达成这样的共识:不能包办代替去管理孩子的时间,而是要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家校携手,合作育人,让我对培养学生时间管理能力更有信心。

    (三)借助支架,管好“时间”

为了让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效果可视化,我设计了《一日时间表》,以此作为学习支架,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效果。表格依次有“时间”“任务”“预计用时”“实际用时”“自我评价”“备注”六项内容,前三项属于计划部分,指向时间规划能力;后三项指向时间利用效率和自我评价。表格上记录的是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睡前的所有时间管理情况。

参照时间管理优先原则,我把“紧迫性”“重要性”两个维度隐藏在“任务”栏目里,引导学生按照轻重缓急规划时间。比如,优先安排“着急做”的事情,把“必须做”的事情用鲜艳的色彩标注出来。我还建议学生给喜欢的任务画上笑脸,让他们在满怀期待、挑战自己中开启一天的生活,让居家学习变得有规律、有劲头儿。

我引导学生利用“自我评价”“备注”总结时间利用情况。比如,“实际用时”少于计划用时,就美滋滋地给自己画上五星评价;反之,在备注里写一写延时的原因,促进反思。如果“预计用时”和“实际用时”发生较大差距,我会建议学生增加预计用时,以提升管理时间的自信心。

一周后,学生们熟悉了《一日时间表》,我就把它简化为《学习时间表》,只记录学习时间的管理情况,其余的自由时间则用列“任务清单”的方法管理,完成一项划掉一项,记录更便捷,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四)正向激励,评价“时间”

为增强学生时间管理的动力,我建议家长每天召开“家庭会议”,总结孩子在时间管理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以正面激励为主,提升孩子自主管理的兴趣;每天我利用“微班会”时间,总结同学中时间管理的好做法,让大家学习;每天我还利用钉钉群打卡功能,让同学们提交前一天的时间管理表,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一名同学都能体验到时间管理的快乐和自信。坚持不懈地实践、反思、评价,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把时间管理引向自觉、主动。

(五)互学共享,展示“时间”

时间管理,让学生和家长都尝到了“甜头”。孩子们的时间变“长”了,他们学得更起劲,玩得更畅快;家长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喊破了嗓,操碎了心,发现孩子更可爱了。

我适时召开线上“时间管理经验分享会”。根据实际需要,交替使用“钉钉”的视频会议和直播功能,还利用班级群、小组群为家长和学生搭建绽放智慧、互学共享的平台。看到孩子们字迹工整的时间表、家长们制作精良的美篇、抓拍的各种精彩瞬间,我相信,伴随着时间管理能力的提升,自律、自信、主动的种子也在孩子心中萌芽、生长。

一个多月的实践后,调查问卷显示,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81.82%的学生提升幅度较大,文章开头提到的现象显著改观;共同的教育话题,让家校沟通更紧密、家长之间更了解、家庭氛围更和谐;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被焕发,由时间管理向学习管理、生活管理等方面延伸。

 培养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实践,推动我用新的视角看待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集体建设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启发自觉和主动,健全人格,获得幸福成长。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