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2020-10-12 10:42:2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案设计 |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
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小学部
【教学目标】
1.认读“严、酷、暑凉、朝、霞、夕”等12个生字。会写“古”字。
2.认读词语“严寒、酷暑、朝霞、夕阳、和风细雨”,联系实际并借助图片理解这些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感受课文展现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一、游戏导入,学习“古”字
1.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词语对对碰的游戏。老师说一个字,同学们要说出和它意思相对的字。比如,老师说“我说上”,同学们就要说“我对下”,明白了吗?我说上,我说左,我说多。
简单吗?下面要加大难度了。我说云,我说雪,我说花,我说鸟,我说山清,我说柳绿。同学们,这个游戏好玩吗?
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我们刚对好的是上学期学过的《对韵歌》。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对韵歌,又叫对子歌。和老师一起读题目《6 古对今》。
3.古是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我们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记住这个字,十张口就是古。书写的时候,注意横要写长,竖从竖中线起笔,稍微向左倾斜,口字注意上宽下窄。请你把古在田字格本中写两遍。注意书写的姿势,头正伸直脚踩实。
二、整体感知,发现特点
1.打开课本,我们先来数一数,这首对子歌共有几个小节?一共有3个小节。下面请你听录音,注意听清字的读音。(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2.请你借助拼音读课文,努力做到把字音读准,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3.你发现每行课文的相同点了吗?都有“对”字。
看一看在“对”字前面和后面的词,你发现什么了吗?“对”字的前面是一个字,后面对一个字。如果前面是两个字,后面就对两个字。这是对子歌的一个特点。
三、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1.老师把组成对子歌的词语请出来。这些变红的字就是本节课要求会认的字,你能把它们读准吗?自己试一试。注意暑、晨、朝都是翘舌音,圆、严、寒,都带有前鼻音韵母,凉、杨都带有后鼻音韵母。把这几个字再读一读。
去掉拼音,你还能把它们读准吗?挑战一下。
2.同学们,这是古代的钱币,读一读古字。这是现在的硬币,读一读今字。请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古时候的铜钱也叫方孔圆钱。古代人民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他们制造的铜钱外面是圆圆的,里面是方方的,代表着天圆地方,读读这个词。圆是我们今天要认的生字,请你再来读读它。看看铜钱,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圆字呢?你能为圆找找朋友,组组词吗?
3.这4个字里还藏着2副对子。古对今,圆对方。第一小节中,除了这2副对子,还有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注意看“严寒、酷暑、春暖、秋凉”,它们是用来形容哪个季节的呢?是形容春夏秋冬的。
现在是春季,气温回升,我们感到温暖。等过几个月就到了秋天,阵阵秋风吹过,我们会觉得非常的凉爽,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凉字吗?我们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它。把惊字左边的竖心旁换成两点水,就变成了凉字,可以组词凉水、凉风、凉快。再来看看这几个字。他们都是两点水旁的,都与温度低有关。
4.遇到冷冷的水,你会觉得冷冰冰。如果小脚丫站在冰上呢?这里有个小朋友,她踩在两块厚厚的冰上,冻得直发抖。古人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于是造了一个字,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这就是寒字。房屋慢慢变成了宝字盖,好多与宝字盖有关的字,都和房子有关。稻草和人变成了寒字中间的部分。下面的两块冰变成了两点。你读懂了甲骨文,真了不起!让我们看着字形,想着寒字的意思,再读一读它。
冬天非常寒冷,我们就用“严寒”这个词来形容。这是边防战士在严寒中站岗,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5.文中用哪个词来表示非常热的天气呢?酷暑。日字在这里表示太阳。中午,当太阳在头顶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非常热,这是暑字的意思。想象一下,假如现在是盛夏时节,你穿了很少的衣服站在太阳底下,可仍然不停地流汗。没有一丝风,周围的一切,长椅、滑梯、地面,甚至连空气都是滚烫的,这就是酷暑。你能用一个动作表现这种让人难以忍受的热吗?是打开遮阳伞,扇扇子,还是大口喝水、大口吃西瓜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酷字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它。酉加告就组成了酷字,可以组词酷寒、严酷、酷爱。
6.一年有四季的变化,一天有日夜的交替。看这幅图,请你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图上画的是太阳在小草中间慢慢升起,而月亮还没有完全沉下去的时候。它不断地演变成了今天的朝字,代表早晨的意思。
再来看一看这两个字中的太阳在什么位置?猜一猜它们代表的是什么时间?晨也是指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来的这段时间,这时的太阳叫做朝阳。暮表示晚上太阳落山了,这时的太阳就是夕阳。
我们发现当太阳处于不同位置时,表示的时间就不一样。你能猜一猜这几个字表示的是什么时间吗?
7.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映照的云霞就是朝霞。当太阳沉沉地向西边落下,天空的云霞再度披上七彩的外衣,这就是晚霞。
霞是雨字头,我们还学过哪些雨字头的字呢?有霜、雷和雪。它们和风、雨一样,都属于自然现象。
8.在文中和风与细雨相对,你觉得和风是什么样的风呢?是微风,大风还是狂风?是微风。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明媚的春光里,风撩起女孩子的长发,轻轻拂过你的脸,暖暖的,真舒服,这种风就是和风。有一个成语是和风细雨。
在对子歌中还藏着几个成语,你找到它们了吗?和老师一起读。严寒酷暑,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四、想象画面,熟读成诵
1.现在我们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课文中,你一定也能把它们读准。请你和老师合作来读对子歌,你来读划线的部分。读的时候,注意借助节奏线读好停顿。
请同学们观察画线部分,每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什么呢?都是ang。这样读起来就更有韵律。
2.学习对子歌,除了诵读韵律,我们还可以想象画面。下面请你看视频,结合视频想象对子歌中描写的画面。(课件播放视频)
3.相信对子歌中美丽的景色已经牢牢印在你的心中。你能看着提示把它背下来吗?试一试。
如果老师增加空格数,提高难度,你还能把它补充完整吗?挑战一下。
4.下课之后,请你把这篇课文背给家长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识字6 古对今(第二课时)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
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小学部
【教学目标】
1.会写“夕、李、香”等6个字,重点指导写好“夕”。
2.通过朗读,观察图片,理解“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等词语的意思。
3.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通过朗读、创编对韵歌的方式,感受对韵歌的趣味。
【教学过程】
一、读词导入,巩固旧知
师:同学们,先来玩一个开花的游戏。请你大声读出花朵上的词语。你发现了吗?在这些词语中还藏着几副对子?
师:你还记得对字歌的特点吗?每行都有“对”字,对字前后的字数相等,看韵尾,这首对子歌压ang韵。
二、发现规律,理解词语
师:下面请你跟着录音再读一遍课文,找一找对子歌还有什么特点呢?(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生1:我发现圆、方都是形状。严寒、酷暑、春暖、秋凉都是写春夏秋冬的词。
师:古和今都是表示时间的词。
生2:我发现晨是早晨,暮是傍晚,都表示时间。雪、霜,还有和风细雨,都是天气现象。
师:朝霞和夕阳分别是早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观。
生3:我发现桃、李、柳、杨写的都是树。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师:多美的景色,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黄莺在枝头歌唱,小燕子翩翩起舞。人们常常用莺歌燕舞来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黄莺的歌声吗?想不想听一听?(课件播放黄莺的叫声)听一听,这是哪种鸟儿的歌声?(课件播放杜鹃的叫声)这是杜鹃的叫声。(课件播放喜鹊的叫声)这是喜鹊的叫声。鸟儿不仅有声音语言,还有很多无声的语言,比如说美丽的舞姿,绚丽的色彩,芬芳的气味。据说全世界的鸟类语言有两三千种,和人类语言的种类不相上下。一个“语”字就表示了这么丰富的语言,汉字真神奇。
师:你闻过哪些花的香气?我相信你一定闻过丁香花的香味。丁香花是我们哈尔滨市的市花。当大街小巷的丁香花盛开的时候,整个城市都被浓郁的花香包围着。多么美丽的春天,多么可爱的自然,让我们一起读这个词,鸟语花香。
师:同学们,我们发现了每副对子写的是同一类事物。有的词语意思相反,有的词语意思相对,我们就可以说“对”字前后词义相关。
三、层层深入,拓展阅读
师:你能根据对子歌的特点,帮助下面的这些对子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
师:再来读一读这段对子歌。
师:像这种两个字对两个字的就叫二字对,三个字对三个字的叫三字对,五个字对五个字的叫五字对,最后一行是七个字相对,叫七字对。
师:同学们,对子歌的词语意思,字数,都具有对称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
师:这是老师根据前一课《动物儿歌》的插图写的对子歌,但是有几个淘气的词宝宝不见了,你能看着这幅图,把对子歌补充完整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一位同学联系生活,将自己喜欢的食物也写成了对子歌。
生4:大对小,多对少。西瓜对草莓,苹果对香蕉。
师:有一位叫李瑜的大学问家,编写了一本专门对对子的书,叫《笠翁对韵》,流传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今天学习的《古对今》,上个学期学过的《对韵歌》都选自这本书,课下请你读一读这本书。
四、多法巩固,书写生字
师:这节课还有几个字宝宝等着和你交朋友。我们来读一读。夕是独体字,古、李、香是上下结构的字,凉、语、细是左右结构的字。
师:我们先看夕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我们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它,多减一半,就是夕。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穿过左上格,收笔落在横中线上。第二笔横撇起笔在撇的中间位置,横撇的横写得稍短,横撇的撇穿过横中线、右下格,到达左下格。最后一笔点写在横撇起笔的正下方。在书写的时候,请你注意撇和横撇的倾斜角度是相同的。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书空这个字。请你把夕在田字格本上写一遍。注意坐姿,头正伸直脚踩实。
师:请你把自己写的字与屏幕上的字进行对照,看一看哪笔需要调整,尤其要注意老师标红的关键笔画,养成“一看二写三对照”的习惯,这样你的字才能有所改进,越写越好。
师:夕可以组词夕阳、除夕、前夕。除夕又叫大年夜,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前夕是指前一天的晚上,还用来比喻事情即将发生的时刻。
师:再看上下结构的字,李和香。李字已经在《姓氏歌》中跟大家见过面了,我们可以用口诀记住它,木子李。
师: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李字是上下均等,而香是上宽下窄。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笔画,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字里都有撇和捺,撇捺舒展像把伞。这两把“伞”大小一样吗?李字的“伞”小,香字的“伞”大。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做到重心平稳,下面的部分与上面的部分正对。李字下面的弯钩要与上边木的短竖正对,香字的日要与上边禾的短竖正对。
师:我们先看李字,请大家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书空。竖要写短,撇横的撇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长横是这个字的主笔。下面请你把李和香这两个字分别在本上写两遍。
师:香可以组哪些词呢?有香味的水是香水,有香味的空气叫香气,有香味的油呢?是香油。在各种各样的香味中,你最喜欢哪种味道呢?是迷人的花香,是水果的清香,还是新书特有的油墨的芳香?
师:再来看左右结构的字,凉、语和细。这三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看完了结构,我们来比较一下左右部件的高低,凉字左低右高,语字左右等高,细字左高右低。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关键笔画。凉字中,小口的竖和横分别写到竖中线和横中线上,横串门到左半格起笔。语字中,五的长横写在横中线上,也是从左半格起笔,口的竖写在竖中线上。注意语字的笔顺,我们一起来书空。最后看细字,田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师:下面把凉、语、细分别在本上写两遍。
师:你能给这几个字找找朋友,组组词吗?跟老师一起读,凉水、凉风、凉快、语文、汉语、手语、细小、细心、细雨。请你从这些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说一句话,说给身边的家长听。
师:同学们,我们在《古对今》的学习中运用多种方法,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同时也体会到了对子歌的乐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够关注这种对称的词语和句子,在对子文化中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在传承中不断积累。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古对今》是一首对韵歌,声韵协调,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把对韵歌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自然成诵。学生在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的过程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对韵歌的有趣与生活的美好。
本课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一字多法,一法多用。比如,教学笔画较多的“朝”时,在看拼音识字的基础上,运用字理识字,以“太阳”为线索,串联起 “晨”“暮”的识记,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猜测“旦、晓、昏”表示的时间,实现了从教一个字到学一组字的过渡。
由于新词多,词语比较书面化,本课在词语教学中运用了看动画、联系生活、找近义词、看图片、听声音等多种方法,使词语贴近学生的生活,成为有温度、可感知的内容。比如,在学习“酷暑”一词时,先出示烈日当空的图片,理解暑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烈日下的感受,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再通过做动作加深理解。最后出示打伞、喝汽水、吃西瓜的图片,用人们的行为帮助学生感知“酷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式的学习,为学生构建按言语系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