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小草》展示课的设计与实施

分类: 课题研究 |
在小学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小草》展示课的设计与实施
一、课题自然情况摘要
1.
《在小学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2.
所谓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心灵图、脑图等等。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它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的方法。由于它能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和创造力,展现个人智力,因此近年来在教育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思维导图是用来组织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表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思维导图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领域有广泛应用,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成效显著。”同时思维导图的可创造性和可延伸性对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积极影响,使学生形成终身认知的科学知识结构是可能的。但国内在思维导图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研究甚少。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的人性化管理。基于这样的课程理念,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优化知识结构,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实现自主学习。其中,思维导图法就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很多文本的内在联系通过思维导图能够系统、全面地展示出来,给学生直观、易懂的体系,能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研究者在本课题中的角色
我在本课题中承担了在小学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面通过不断地摸索、学习、讨论,掌握本学龄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设计,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认识思维导图,到绘制思维导图,再到运用思维导图,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本次实验研究目标
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检验其成效。
三、实验研究过程
1.
课文主要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借“小草”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人们对小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本课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主要描写人们赞美小草的原因,段落结构相同,利于学生发现规律,绘制思维导图。
2.
四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思维导图,没有绘制思维导图、提炼关键词的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思维导图充满好奇心,对学习绘制思维导图有很高的热情,教师鼓励、肯定学生的同时,注意绘制思维导图方法的指导。
3.学习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提高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
2、了解小草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b.过程与方法
利用思维导图,当堂背诵课文。
c.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掌握提取关键词的方法。
5.教学策略
1.直观体验法,启发式教学法。
2.任务驱动法(教师以默读课文绘制思维导图为任务,引导学生读课文、提取关键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以小组合作完善思维导图为主。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实验意图 |
一、导入
|
1、板书课题。 2、总结预习单第一题完成情况,指导朗读、学习学生认为不好掌握的词语。 |
1、齐读课题。 2、朗读词语,理解、运用“纤细”“镶上”这两个词语。 |
根据学生预习情况,重点学习学生不易掌握的字词,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
二、学习提取关键词 |
1、总结预习单第二题完成情况。 2、引导学生读文、对比,学习提取关键词的方法。 3、出示习题,组织学生做提取关键词的练习。 |
1、分享自己完成预习单第二题时的具体做法。 2、总结提取关键词的方法。 3、按要求练习提取关键词。 |
在师生的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在语文实践中养成及时总结学习方法的好习惯。
|
三、整体感
|
1、布置自学任务。
|
1、默读课文,用新学习的这种方法提取关键词,绘制课文内容的思维导图。
|
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检测对本课所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
四、利用思维导图,背诵课文
|
1、总结预习单第三题。 2、布置合作学习任务。 3、组织学生展示背诵成果。 点评学生的思维导图,提出修改建议。 |
1、发现、总结段落结构特点。 2、浏览课文2——5自然段,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提取关键词,完善思维导图。对照思维导图背诵这一段。
3、修改思维导图。 |
发现课文结构特点,即“古诗+中心句+具体描写”。 巩固本节课学到的提取关键词的方法。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背诵效率。 |
五、拓展 |
1、自古以来,诗人都爱小草,不仅因为他有高尚的品格,有益的启示,还因为小草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状态的不同被世人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2、举例说明小草的象征意义。
|
感兴趣的同学在课下查找相关资料。 |
对小草的象征意义进行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六、总结
|
在这节课上,我们加深了对小草的了解,丰富了知识,学习了提取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努力养成倾听、思考、与人合作的习惯,收获很大。希望好习惯像小草扎根大地一样牢牢扎根在你们的心中,不断生长。 下课。
|
反思本节课上自己的收获。 |
明确本课学到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2018年10月15日,围绕本次实验课进行观察分析:
参加观察分析的人员:丁莉 王妤 张金花 张英男 唐永年 程鑫
王妤:由于提取关键词的教学环节扎实有效,后面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概括课文内容时完成的很顺利,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但在补充二、三级分支时,由于学生提取到的词语不是同一类型,在补充、完善思维导图时遇到小麻烦。希望教师能够先为学生示范,再让学生合作提取关键词,完善思维导图。
唐永年:学生能独立绘制思维导图,表现学生会思考,掌握了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小组长能够带领组员进行分辨、提取关键词,借助思维导图提高背诵效率。
张英男:组长起到了引领作用,能兼顾到每个组员关键词的选取是否得当,指导组员选词要有根据。
丁莉:小组合作学习时分工明确,在提取关键词时先讨论,再写到思维导图上。依靠导图背诵课文,对学生很有帮助,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张金花: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提取关键词的训练到位,由浅入深,由知到用,学生能够学会老师教的方法,看导图背诵行之有效。
程鑫:本节课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学习氛围好,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组长引领作用强。当学生时间观念不强,建议设置“小沙漏”提示时间。
五、实验反思
1. 提取关键词,画课文内容思维导图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策略有效可行
由于在课前布置了预习单,我发现学生在提取关键词时遇到困难,所以本节课将提取关键词设置教学目标之一,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听同学讲——总结方法——练习提取——提取不简洁——老师指导——练习提取”的过程。教学过程中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2.合作提取关键词完善思维导图策略有效可行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要求教师把知识方法作为过程而不是结果教给学生。当任务比较复杂时,小组合作将其问题分解,每人负责其中的一个部分,有利于学生完成。组长在完成任务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小组完成思维导图的对比,我们发现小组长是关键,学习效率高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个句子或一个句子,逐句提取关键词,逐词讨论、推敲,最后完成一张思维导图。这样设计目的是为了降低任务难度和复杂程度,让学生在合作、体验和自主探究中抽丝剥茧、层层推进,最终胜利完成绘制思维导图的任务,培养学生提取,分析,质疑,合作的能力,在不断尝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本节课的观察分析,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观察内容 |
概括课文内容的导图准确 |
依靠导图背诵课文准确 |
参与小组讨论 |
22人 |
18 |
|
|
3.利用思维导图指导背诵策略有效可行
利用思维导图背诵课文中,很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前期思维导图绘制的是否恰当影响了课文背诵的效率。在被观察的学生中,有80%的学生完成背诵课文的任务,有一个小组由于前期绘制导图的意见不统一,影响了背诵,没有完成这项任务。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时间观念,向李玉贵老师学习,在每个小组中设置“小沙漏”提示时间。
总之,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认识到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我们要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附课前预习单
《小草》预习单
1、读下列词语,画出你认为不好读的词。
绚丽
2、人们为什么赞美小草?请你尝试用简洁的词语来概括,请写在下面。
3、对比第2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这几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请写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