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
(2022-09-07 14:08:02)
标签:
杂谈 |
财务报表分析
1,会计对象是信息,主要是记账,做表,财务对象是资金。资产=负债+投资人权益。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报表、现金报表、股东权益变更表4张。
2,资产主要是了解企业的资源和结构,分为流动性资产、非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资产一般指一年内可转化为货币的的资产,包括货币、债权、存货。非流动性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产也可按利润方式分成经营资产、投资资产两类。
负债是了解企业的权益归属结构。负债可分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也可分为经营性负债、金融性负债。
股东权益分股东入资和利润积累。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表反映企业的资产变化,负债表反映企业资产权益归属即来源。
3,利润报表反映企业收入减费用后的利润报表。凡使企业资产增加的活动归收入,凡资产减少的活动为费用。毛利为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
4,现金流量表是一定时期企业货币资金分类收支汇总表。分经营活动现金、投资活动现金、筹资活动现金(发行股票、借款)。
5,企业的活动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6,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货币资金一段时期来的变化。利润表是股东权益增量的展开说明。企业利润不等于货币资金。三张报表的一体化特性。
合并报表是指母公司合并了投资子公司的数据报表。
7,企业分为经营主导型企业、投资主导型企业,以及两者并重型企业。经营主导型企业的特点是:地域分布比较集中,专业性较高的企业。
公司向子公司提供资金的途径:长期股权、其他应收账款、预付款项。
企业对外投资扩张的途径:子公司经营负债、子公司金融性负债、子公司股东入资、子公司盈利。
投资效应是通过母公司与合并报表的资源的规模差来反映。
8,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战略发展,所以也可以成为企业战略结构负债表。
扩张战略 |
引资战略 |
经营性资产 |
经营性负债 金融性负债 |
投资性资产 |
股东入资 利润积累 |
9,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战略关系,所以此表也叫企业战略关系负债表。
首先可以了解企业的行业特征、行业定位,即企业是干什么的。从存货和固定资产情况、毛利率、市场占有率发现行业特征、定位,以及固定资产技术装备水平,存货的市场目标定位。
第二了解企业的资源组合,即企业怎么干。企业上下游关系处理,存货周转问题,固定资产利用率。
效益和效率,可以了解资产的有效利用率,利润的产生机制。
了解利益相关者,即给谁干,是银行、供应商、客户、股东、政府、还是员工。
了解利益分配,即怎么分。了解股东关系、股东与员工关系,以追求公平和谐的利益关系。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10,审计报告的4种结果:
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会计报表合法、公允,审计未受限制,不存在调整和披露事项。
保留审计报告。审计单位没有遵守会计准则,或审计受限,但整体公允,却对整个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和歪曲,不符合会计制度,财务状况未公允反映。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受限,影响重大,不能确定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
11,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包括存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款、应收票据。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预收款、应付票据。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制造业为2:1,但要看具体企业情况。
考察企业短期借款的管理是否必要、恰当。
货币现金结构包括现金、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应收款应占企业资产的1%左右,过大的应收账款可能与集团资金的管理有关,或为不良资产。
12,应收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质量高于应收款。对应收款的关注,除期初期末的变化外,还要关注预付款和存货的数据,另外,对短期债权应付票据、应付账款数据注意。
13,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原值)。关注增长速度是否与业务增长水平匹配。
14,以存货\业务为核心的业务处理的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企业上下游关系(现金管理)
固定资产推动营收能力(
资产的有效利用能力(经营资产系统优化,是否失衡)
15,经营资产综合能力的财务指标: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营业收入
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营业收入
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
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核心利润产生的现金流动能力=核心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金额
经营资产报酬率=核心利润/平均经营资产
16,利润报表的概念: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毛利、核心利润。
17,支撑企业净利润的三个支柱:核心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
三个净利润数据:母公司净利润是考察公司的分红情况,合并报表净利润是考察集团运营能力,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是考察股票的定价功能。
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风险控股数
18,企业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费用的变化不是越低越好,应关注收入与费用的关系,年度间的变化,有些折旧费用是不能降得。
通过收入观察企业的产品前景,关联交易的持续性、研发费用支出观察企业的未来情况。
19,投资收益包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20,营业外收入包括政府补贴、非流动资产处置收入。
21,现金流量表是衡量企业活力、周转能力的指标。
营业收入的增加不等于现金流量的增加。企业费用的减少不等于现金流量的增加。企业净利润的增加也不等于现金流量的增加。
22,如果存货周期大于2次,那么企业现金流量应等于核心利润的1.2-1.5倍。核心利润能否支撑企业的扩张投资。
23,几个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毛利率
费用率
核心利润率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经营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经营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原值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24,企业分析是以利润为主导的分析。一些综合性盈利性指标宜使用合并报表,而周转性指标不宜使用合并报表。
25,风险分析指标:
流动比率、
负债率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经营性风险指标包括毛利率、费用率、核心利润产生的现金能力、经营资产报酬率、存货周转率。
财务风险指标:金融性负债率=金融负债/总资产。
26,关于企业风险的分析来自于三方面:所处行业的分析,关于政策环境的分析,和基于财务信息为依据的分析。
以财务信息为依据分析:
A,股权结构、核心人物变更,
B,关注集权式和分权式贷款方式产生的风险,
C,不当并购,包括过高商誉、与原企业战略协同关系,跨国并购风险。
D,固性依赖
27,从三大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风险指标:
存货与固定资产是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营业收入与核心利润是企业的市场与效益情况,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企业利润的质量。
同时注意存货、固定资产和营业收入脱节的风险,即资源和市场脱节,营业收入与核心利润脱节,即市场和效益发生脱节,核心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发生脱节。
28,企业发展前景分析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资产情况包括经营性资产、投资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包括货币、债权(不包括其他应收账)、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5个方面。结合风险分析的三个脱节分析。
负债方面主要看经营性负债、金融性负债,股东入资、利润积累分析企业融资、重组、并购的前景分析。
29,传统财务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与前提、行业、企业相关。
偿债能力 |
盈利能力 |
营运能力 |
发展能力 |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已获利息倍数 资产负债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 |
毛利率 总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收益率 |
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
|
风险 |
收益 |
效率 |
|
生存 |
发展 |
保障 |
|
30,财务报表质量分析法主要是针对财务数据中重大项目、移动项目进行关注和分析。比如占总数据的20%、10%或波动量达到10%的数据应当引起关注。
31,企业利润质量分析包括利润的含金量即现金流量情况,利润的持续性,利润质量与企业战略的吻合性。
32,企业财务分析的框架可分为6步:
资本结构分析
企业经营背景分析:行业特征、生产经营特点
资产项目质量分析:结构质量、整体质量
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
管理质量
非财务因素和企业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