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读后感
(2022-09-02 11:10:39)
标签:
杂谈 |
浮生六记读后感
浮生六记是清人沈复所写的一部杂记,全书分六篇,分别是闺中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文中记述了沈复生于乾隆盛世,自幼饱读诗书,生活优渥。年长后与自己的表妹陈芸结婚,两人婚后琴瑟合壁,恩爱相敬,令人羡慕。可惜人到中年遭逢不幸,家道中落,妻子因病去世,不久幼子也先他辞世,倍受打击。晚年遂以书画、养生了却残生。
文章半文半白,几乎没有阅读障碍。读后先是羡慕沈复的才情,还有他们夫妇神仙眷侣般的生活。但是世上之事总是不能让人完美,也不能保持长久,作者可能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沦落到家破人亡之境吧。
但是引起我思考的焦点是作者这样一个文弱书生,与世无争,也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怎么会落到这样悲惨的境地,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命运?是因果报应?还是自身原因?
如果是命运、和前世的因果报应,也许我们只能积德行善来抵消我们前世的罪孽。
而自身原因呢?我觉得最主要一点是沈复夫妻过于善良而失守了底线。我从书中窥到3点:一因为弟妇无钱还贷自己无力帮助却瞎着急,反而让家里人认为自己搬弄是非,二没有与父母商量就私自替父亲纳妾,引出父母的不满,三替完全不了解的人作保借贷让自己身陷囹圄。
善良没有错,但是没有底线超出自己的能力,把善良给与那些恶人、或者不知感恩的人身上,就是助纣为虐,引火上身。
善良是善良人的护身符,但一定要把善良使用到那些需要的地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限度,超出范围就是“道之反也”。
另外,我觉沈复缺乏对自己人生的反省。本来40岁的他遭遇人生接连打击,进入人生谷底,如果及时反省,奋力爬升还可以有翻盘的机会,可惜的是沈复就此沉沦下去,四处流浪,浑浑噩噩,晚年却是思考的养生之道。自此后是一个凄凉孤独的后半生,与他的前半生形成鲜明的反差。令人扼腕叹息。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而高尚也应该成为高尚者自己的通行证,而不是别人眼中那块令人叹息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