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三则教学设计
(2023-09-12 14:51:52)分类: 示范课例 |
怀宁秀山中学 桂娉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理解文意。
2、探讨庄子的不材之才、不用之用思想
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健康心理,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4、复习作文立意
教学重难点:
探究庄子的不材之才、不用之用、不为而为的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
我们上完《老子》,其思想核心是“无为而治”,于“无为”中而“有为”;今天我们来看看庄子——庄子正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二、
明确:
1、匠石:“······散木也·····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2、栎社树:
三、
1、
他们价值取舍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匠石关注的是树能不能成为有用之材;栎社树关注的是能不能存活下来才是有用。
匠石的价值观:树木只是可被利用的工具,只具有世俗的功用。
栎社树的价值观:追求无用,终其天年,反对被当做工具。
2、
匠石的角度:
例:
栎社树的角度:
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为人处世要低调、本分。
小结:
四、
《浑沌之死》和《鲁侯养鸟》二则寓意:
例:万事万物自有规律,人们不应该凭主观臆造而影响它,这样很难得到好的结果
——反面立意。
五、智读:考试链接,作文立意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于是对弟子们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
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将要处于哪种情境呢?” 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这样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