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寓言三则教学设计

(2023-09-12 14:51:52)
分类: 示范课例

怀宁秀山中学 桂娉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理解文意。

2、探讨庄子的不材之才、不用之用思想

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健康心理,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4、复习作文立意

教学重难点:

探究庄子的不材之才、不用之用、不为而为的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我们上完《老子》,其思想核心是“无为而治”,于“无为”中而“有为”;今天我们来看看庄子——庄子正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二、 浅读:读《匠石与栎社树》,找出议论重点  

明确:

1、匠石:“······散木也·····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

2、栎社树:

       “此以其能若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三、 问读:交流探究

1、 匠石与栎社树议论的出发点各是什么?

他们价值取舍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匠石关注的是树能不能成为有用之材;栎社树关注的是能不能存活下来才是有用。

匠石的价值观:树木只是可被利用的工具,只具有世俗的功用。

栎社树的价值观:追求无用,终其天年,反对被当做工具。

2、 匠石与栎社树的议论对你有什么启示?

匠石的角度:

例: 做一棵有用的树”——生命的价值就是在于能为社会做贡献。

         人类考虑有无用处,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对自己有用才是有用。

        ·······

 

栎社树的角度:

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为人处世要低调、本分。

        努力而不张扬,大智若愚者才能保全生存。

        明哲保身,做人不求太满。

        有用无用看角度;利弊相随,祸福相依。

        为人处世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好恶作为评定他人的依据。

        人不应工具化,不应把生命沦为工具,尊重生命本身的存在。

        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境界越高的人越善用资源;境界越大的人,越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

小结: 这个寓言并不是辩论匠石与栎社树孰对孰错,而是传达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匠石和栎树是两种价值取向的代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何看待并且实现自我的价值?  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出世间的精神来行世间的事?

四、 延读:拓展延伸,加强理解

《浑沌之死》和《鲁侯养鸟》二则寓意:

例:万事万物自有规律,人们不应该凭主观臆造而影响它,这样很难得到好的结果

——反面立意。

 

五、智读:考试链接,作文立意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于是对弟子们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

    走出山来,庄子一行留宿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童仆问主人:“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

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将要处于哪种情境呢?” 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这样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