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奋斗青春的交响——《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分类: 示范课例 |
安庆市田家炳中学
教学目标:
1.品读诗歌,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赏析本词中展现的青春画卷,感受青年毛泽东的形象,体悟诗歌的主旨;
3.感受伟人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学生树立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描摹青春底色(以“最美奋斗者”引出单元话题)
同学们,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职业,但却拥有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最美奋斗者”。奋斗,永远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和平年代如此,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亦然。“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20世纪的中国,无数青年、有识之士为了民族的觉醒,国家的独立毅然投入到了革命的洪流中。那是一群怎样的爱国青年呢?今天,就让我们顺着伟人毛泽东的笔触,一起重温那峥嵘的岁月,领略志士仁人的壮志豪情。
二、合作探究,铺展青春画卷
1.诵读体验——整体感知诗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诵读诗歌……请同学们边诵读边思考:本首词为我们描绘了哪些青春的画卷?
(学生讨论得出自己的理解)
2.青春之景——橘子洲头的蓬勃绚烂
上片赏析任务之三问:
任务一:起句“独立”二字破空而来,以“寒秋”、“橘子洲”点明时间、地点。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着色,便有了无限的涵咏之味和沉郁豪迈之气。那么,你是如何理解“独立”二字的?
任务二:“看”统领的7句,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绚烂的“湘江秋景图”,词人都看到了哪些湘江美景?
任务三:“湘江秋景图”是词人用文字为我们展现的一幅色彩瑰丽的画卷。这幅图画给你怎样的感受?
教师总结:根据同学们的分享,我们知道,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秋景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尽扫千古悲秋之气。
人的格局,成就文学的审美。在青年毛泽东那里,秋天不是阶前的梧桐,也并非潇潇的暮雨,而是万物的并育,是生命的绽放,更是精神的翱翔。
3.青春之志——同学少年的峥嵘岁月
下片赏析任务之三思:
任务一:“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任务二:下片是诗人对青年时期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与追忆。这是一群怎样的青年呢?
任务三:词人又是如何具体表现这群有志青年的?
教师总结:想其人其事,我们看到的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古代书生,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有志青年,他们有着“寄意寒心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豪情,他们“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毛泽东作为同学少年的典型代表,其志向襟怀自然令人叹服。
三、课堂小结,生成板书设计
请同学上黑板来帮助老师完成板书设计,以此体现学生对本词上下片的整体理解。
四、熟读成诵,深化文本理解
1.学习诗歌,贵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你对这首词的理解程度如何呢?哪位同学能够尝试着给我们背诵一下本词?
2.只是会背诵还远远不够,更要能准确地默写出来。下面请同学们拿出闭合草稿纸,在下面将本词尝试着默写出来,看谁写的又对又快。完成后,请大家推荐两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默写情况。
五、青春之人——分享交流,激发奋斗热情
时代青年1:战疫的英雄,安庆的骄傲——戴丽
戴丽,安庆海军医院的一名女护士。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她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她爱人也是同单位的一名麻醉师,工作非常繁忙,家中还有年仅2岁的孩子需要照看,她毅然抛下重重牵挂,坚决奔向抗疫最前沿,成为安徽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先后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重症隔离病区工作整整2个月。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时代青年2:家庭的希望,学子的榜样——(略)
毛泽东的青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当代青年为国为家,用奋斗抒写自己的壮丽诗篇。你的青春底色又是怎样的呢?哪位同学能够根据《导学案》的任务要求,上来用现代诗的形式分享一下属于你自己的青春画卷呢?
教师结语:同学们,一个人的奋斗,是一片音符,美妙却难免单调;一群人的奋斗,则是一曲交响,奋进激昂,必然抒写时代的新篇章!
公
2022年5月21日,经安庆田中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专家组评选,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特等奖:方学皎(文科组)
吴
一等奖:陈中荣
二等奖:程
公示时间:5月21日---23日
特此公示